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4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25篇 |
人才学 | 32篇 |
丛书文集 | 197篇 |
理论方法论 | 41篇 |
综合类 | 1131篇 |
社会学 | 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77篇 |
2012年 | 105篇 |
2011年 | 110篇 |
2010年 | 109篇 |
2009年 | 101篇 |
2008年 | 123篇 |
2007年 | 92篇 |
2006年 | 86篇 |
2005年 | 80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61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谢应光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78-83,96
根据Fillmore的格语法和框架语义学理论以及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动词意义和构式意义都有语境因素的参与。Goldberg认为构式意义相对于动词意义有一定强制作用。本文支持另一种看法,认为动词意义本身包含着丰富的语境因素,构式突显了包括语境因素在内的动词意义的某些方面,形成不同的论元结构。因此,论元结构的产生跟语境因素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2.
秦昕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5):104-106
近年来,关于复合动词的问题,已有很多日语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研究。有些学者从分类的角度进行研究,有些学者从复合动词的构成条件进行了分析,还有些学者从日语教育的角度对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3.
孙文统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1-64
隐现结构是现代汉语中一种较为独特的结构,用来表示某处出现或消失了某人或某物。其基本的句法结构是:时间/处所名词+非宾格动词+无定名词。在最简方案框架下,运用移位的复制理论(Copy Theory of Movement)和探针—目标匹配(Probe-Goal Matching)的句法操作,能够充分解释现代汉语隐现结构的动态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64.
董川黔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3,(6):79-82
英语动词一般现在时单数第三人称形式的发音严格受语音环境制约,从传统音系学理论角度来看,规则是不可违反的,目前难以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而优选论中所设定的制约条件是一系列可违反的限制条件,对普遍制约条件进行层级排列后,可以从无限的候选项选出最和谐的输出项。本文将应用优选论来分析英语规则动词现单三形式的不同发音。 相似文献
65.
李虹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53-156
日语的情意表达方式相当丰富,但以谓语为标准进行分类的话,主要可分为形容词和动词两大类.本文拟以形容词和动词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这两类词的用法,来探求日语情意表达的特点. 相似文献
66.
赵永刚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6):81-82
文章首先对动词短语和短语动词进行了概念上的辨析,然后根据Chomsky转换生成语法理论,通过对动词短语和短语动词句法结构分析,旨在为二语学习者研究动词短语和短语动词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67.
王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6):82-84
本文在对英语情态动词语义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语义演变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运用Leech的词汇的联想意义说和Don L. Nilsen & Alleen Pace Nilsen的英语语义特征分类理论,解释了情态动词的情态意义的转换与扩大、非情态意义缩小和被淘汰的原因及其语义体系形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8.
赵国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6):65-68
动词的时体形式是表达礼貌的手段之一。俄语中的完成体/未完成体形式也能参与礼貌表达,但适用对象的性质有所不同。俄语中完成体命令式形式适宜用于维持形式距离的言语活动中,它所表达的是形式礼貌;未完成体命令式有时会因为行为符合受话人的意愿,表达的是真实礼貌。 相似文献
69.
赵鹏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6):114-117
短语动词是中国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和LOCNESS语料库,发现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的过程中,语义透明的短语动词存在一定程度的超用,而比喻义的短语动词则存在一定程度的使用回避现象。所有存在使用回避现象的短语动词,其使用频率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仍远低于母语学习者。 相似文献
70.
周领顺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97-103
非移动动词进入“[-移动]动+趋”格式后可以参与构成移动事件,但由于非移动动词的特殊性,以往排斥在移动域之外,这是移动域的特别之处。移动事件归属移动域,“[-移动]动+趋向词”格式参与构成的移动事件也不例外,这是应信息处理工作准确提取有关语义信息的需要考虑的。以“‘割’+趋”格式为个案,通过与“‘切’+趋”格式语义差异的对比,讨论非移动动词参与构成移动事件的认知原理,建议将[+移动]趋向词归为移动域,并根据汉语趋向词的实际将表示移动的趋向词称为“趋向小品词”,将[-移动]趋向词称为“强势小品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