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1.
佛教的历史往往被描述为一个个僧侣的历史,大众特别关注那些被挑选出来的"杰出"人物。笔者建议采取另一种方法,即关注本地的微型社区,把小型尼众道场带入研中心,倾听那些比丘尼闻所未闻的声音。基于档案研究和在四川进行的广泛田野调查,本文将呈现一部另类历史:"不知名"的比丘尼成为主角,边缘成为典范,并依次重新定义"卓越"(eminence)这一概念。本文所研究的尼众道场位于大成都范围内,主要分布在近现代名为郫县、温江县、华阳县、成都县,和成都之外的遂宁、内江区域。  相似文献   
12.
王孝红 《职业时空》2008,4(8):160-160
师范生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大学的学习生活与中学时代相比,课程多、范围广,课余时间多,管理相对松散;其次,作为师范大学生,其学习环境、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学习压力等方面与当代大学生又有重要区别,高师学生在师范教育的氛围中,在教师的职业定向和为人师表的职业要求下,更需要把“自主学习”作为高师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技能,这是高师生在大学时代能否有效学习、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能否影响学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胡梅,一枝绽放在内江铁路系统的俏丽之梅,用她智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书写了幼儿教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15.
抗战时期川康区食糖专卖政策对内江糖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蔗糖业是民国时期四川内江地区的支柱性产业.抗日战争初期,由于人口内迁、军需剧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内江糖业经济得到巨大发展,蔗糖产销量在全国首屈一指,"甜城"美誉驰名中外.然而抗战中后期,内江糖业经济却很快走向衰退,追寻其原因,除了因战争而导致的外销不畅、通货膨胀等因素外,川康区实行的食糖专卖政策是极为重要的因素.食糖专卖税率的大幅度提高严重损害了制糖商和蔗农的积极性,造成甘蔗总供给减少和食糖生产的萎缩,而官收、官运、官卖的垄断经营政策则严重破坏了内江糖业的市场机制,最终导致了内江糖业经济的破产.  相似文献   
16.
特色先导:内江(西部)再生资源基地是国家支持和集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物流的综合性项目,项目总投资32亿元,项目一期于2011年6月已建成投入使用,二期也同时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物流额100亿元。是西部地区最大的废旧物资集散地。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0月在四川省内江师范学院召开了由内江师范学院、《明清小说研究》杂志社、中国古代小说网主办的"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讨论议题包括古代小说文化研究,小说名著研究,小说史研究,小说创作观念、文献及作家生平研究,以及古代小说研究状况之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乔燕艳 《四川统计》2012,(12):25-26,24
蒸腾的雾气迷蒙了天光,钢铁的管道构建起秩序,来往的工人步履匆匆,记者一行在早晨九点的冬日下穿行其中,恍惚是历经一场久远的工业革命。待汽车绕过几道秀林,忽现一片大开大合之景,“炼钢筋铁骨,铸时代脊梁”的红色宣告在雾气中鲜亮,作业的轰鸣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9.
焕力 《城市》2010,(6):15-19
成渝经济区的构建,关键在于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在成渝经济区建设一批大城市,这一批大城市的崛起在“中部塌陷”的川南地区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一个重要的命题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即川南两个紧密相连的城市——内江和自贡的合并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将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20.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一所综合性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在长达54年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内江职院精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敬业奉献,营造出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育人氛围,先后为社会培养了各类专业人才、管理骨干数万人,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