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75篇
  免费   1064篇
  国内免费   111篇
管理学   3500篇
劳动科学   125篇
民族学   391篇
人才学   143篇
人口学   164篇
丛书文集   6218篇
理论方法论   1069篇
综合类   9866篇
社会学   982篇
统计学   392篇
  2024年   392篇
  2023年   1538篇
  2022年   1290篇
  2021年   1760篇
  2020年   1455篇
  2019年   1070篇
  2018年   481篇
  2017年   713篇
  2016年   769篇
  2015年   1090篇
  2014年   1893篇
  2013年   982篇
  2012年   1070篇
  2011年   1173篇
  2010年   953篇
  2009年   1030篇
  2008年   997篇
  2007年   802篇
  2006年   748篇
  2005年   607篇
  2004年   535篇
  2003年   494篇
  2002年   406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社科纵横》2019,(5):85-88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体现,是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国家治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重要途径。社会组织的特殊性是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可以运用的重要平台。十八大以来推行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政府要充分转变职能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各领域工作,发挥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992.
《社科纵横》2019,(4):6-1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实质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能力的现代化。制度的首要德性在于公正性,公正的制度能有效规约人们的交往行为,激励人们以合理方式获取利益,影响人们的价值追求和思想观念。制度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础和保障,其实践意义在于构建各方面均衡的利益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实现制度公正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需要和利益追求;要构建法治社会,增强人们的社会认同感;要促进阶层流动,构建公平正义、充满创造活力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9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丰富的国际法渊源,以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视角,其既是对传统国际法理论学说和当代国际法原则的继承、弘扬和发展,同时深化了现代国际法治的精神内涵,促进了国际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相应法治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法与全球治理体系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引领重塑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法不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更是将其纳入法治化轨道的主要载体,通过国际法能够帮助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国际法律地位、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从而以法的形式切实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社会中的推广适用,为联合世界各国人民“共商共建共享”良好国际法治环境和新型全球治理体系奠定制度基础、创设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9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会调节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治理机制。社会调节作为一股独立的治理力量,为社会治理注入新的活力,社会调节中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各行为主体具有不同的功能,能够综合发挥社会调节的优势。我们应从全面理解顶层设计,明晰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的边界,重点支持矛盾化解社会组织,推动居民自治四个方面充分发挥社会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996.
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完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具有正当性。多年来,我国环境资源立法取得很大成就,但依然存在立法工作不协调、不适应以及法律缺失、法律修改与解释工作跟不上等问题。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应当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在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修复、自然资源保护与违法责任追究等方面制定立法新方案,并总结立法经验,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改进立法工作方法,为全面提高环境资源立法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997.
健康中国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健康服务供给主体单一,健康服务体系不完善,医疗市场化过度,基本医疗保障差异化,政府对健康服务机构监管不力,公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不够强等。随着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要推进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多元主体参与健康治理,建立健全健康治理的各项工作机制,构建一体化、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健康治理的法律法规及全民健康保险体系,借助互联网、移动社交平台、大数据等新媒体新技术做好健康促进工作,保障健康中国战略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998.
法律全球化的本质属性是法律属性和全球属性,法律趋同论、法律国际化论、法律多元化论在这两个属性上都不完备。国际社会并非统一的法治社会,而是基于自治自律的治理模式的社会。法律全球化并不客观存在,未来能否实现由世界结构的变化决定。经济全球化与以民族国家为核心的世界政治结构之间的矛盾,要求寻找法律全球化以外的实现全球正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999.
共享经济是随着互联网时代兴起的一种现代经济形态。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共享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绩效,逐渐成为世界共享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但共享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对社会治理带来诸多挑战。有效规避共享经济发展存在的治理困境,搭建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引导共享经济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成为当今政府经济管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政府要解放思想,有效发挥作用,加快立法工作,构筑跨部门服务于监管平台,加强企业内部治理和行业自律,探索社会诚信联动惩戒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