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进步主义时期是美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期。美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尖锐,贫富差距悬殊。美国劳联为维护工人的正当权利和利益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其中反对罢工禁令和争取8小时工作日的斗争获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下半叶,中俄两国都处在激烈的社会动荡之中.恰在此时,俄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中国.他们著书立说,介绍中国的文化、历史、哲学,热情支持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由于他们的出色工作,使中俄文化交流向着更广泛的领域迈进了一步,这其中包括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冈察洛夫、契诃夫等人.  相似文献   
13.
以历史文献为依据,运用语言学方法,首次考证出“蜀”字古音义同“独”。“蜀冈”兀立,命名实源自拔起于平原的“独冈”,破解了千百年“蜀冈”得名之谜。这是语源研究一个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4.
如何塑造理想人物是冈察洛夫通过文学作品提出社会问题和展现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对理想人物的选取与刻画不仅与冈察洛夫的文学典型观有关,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俄国文学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研究冈察洛夫理想人物的塑造过程、性格确定及其原因,对于我们了解以冈察洛夫为代表的19世纪中期俄国自由派作家的社会观、伦理道德观和文学创作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以来,随着外力入侵中国,中国古老的大门被迫打开,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局之下,给予当时欧美国家的探险者来到中国游历的机会,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字记载,作为"他者"的观察角度,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建构19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现状,然而毕竟西方人对东方文明的理解,或多或少都带有些主观性的偏见或误解,还不若邻近中国的韩国人或日本人来中国之后所留下的观察,或许更来得客观一些。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国力日升,他们眼中除了观察来自外洋的白人势力,也无时无刻不拿中国来做观察比较的对象,这种观察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政治或军事上的意图,然而冈千仞作为19世纪日本"兴亚论"的支持者,对中国的态度是亲善的,也因此在中法战争之际来华所留下的记载或对中国社会的批判,能更真实描绘出中法战争时期中国的社会情况,这也是冈千仞所著这本《观光纪游》最大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阿Q与奥勃洛摩夫作为鲁迅与冈察洛夫笔下中、俄国民性的代表,分别体现了他们对各自民族国民性的不同思考.阿Q与奥勃洛摩夫的集体无意识深处都有"理想在不撄"的因素存在,因此,中、俄国民在性格上也就具有了惰性、麻木、沉迷于幻想和精神上受奴役的共性.而且,他们又是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所以他们在性格特征上又具有了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爬楼梯     
<正>朱光潜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几十年从事美学理论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学术成就,是与其对学术事业的热爱分不开的。翻译家罗大冈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曾讲过这样一件事:1986年,朱光潜已经是一位89岁的老人了,因为身体原因,他已经不能行走。他的书房在2楼,寝室在1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较为详实的证据揭示了叶芝一生中的两种显著的心理定势——凯尔特意识与特洛伊情结,并通过对这两种心理定势的命名与归因,揭示了它们之于叶芝诗歌的重要意义:共同确立了叶芝诗歌的不朽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日本学者北冈正子先生之新作《鲁迅救亡之梦的去向——从恶魔派诗人论到〈狂人日记〉》,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阐明鲁迅文学的意义,即执着于对人的意义、人的存在方式的探索。这一点不只属于鲁迅,亦是著者对鲁迅产生挚爱之情的存在于其自身内部的理由,因此,鲁迅也成为北冈鲁迅。  相似文献   
20.
重温"牛车水"的历史2012年9月,笔者从凉爽的澳大利亚墨尔本飞往狮之王国一一新加坡,走出飞机舱门,顿时被一股炙人的热浪所包围。这里仅是常年30度气候中的一天罢了。可我们真的感到吃不消了,但是眼望煦煦攘攘的人群,尤其是那么多的外国游客,无不汗流浃背,挥汗如雨。尽管如此,也阻挡不住游客和行人的步伐。当然,这当中也包括我这位耄耋之年的热心研究者。作为一个华人,来新加坡的首选目标,自然是"牛车水"了。再说作为一个海外华人史的研究者,牛车水历史博物馆,那就成了重中之重了。什么叫"牛车水"?牛车是指牛挽拉的木结构车辆,有两轮或四轮,上架木板,由一牛或数牛挽拉。在中国,牛车起源较早,相传汉朝初年即己流行。中国人移民新加坡之初,即运用这个古老的牛拉车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所谓"牛车水",即指牛拉的在车上安置盛水大木桶的车辆,这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原始运输工具,既是动词也是名词。不过由于它是一个时代的特征,后来却被人们用作唐人街的代名词,百余年来一直沿用至今。关于牛车水载物的用途,一说是用以清扫街道,因为开埠之初,华人聚居于此,街道尚是泥土路,车过尘土飞扬,故用牛车水来洒地。然而此次在"牛车水原貌馆"内,却得到关于其用途的正名:牛车承载的清洁水是供华人居民饮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