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9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62篇
管理学   1121篇
劳动科学   45篇
民族学   317篇
人才学   138篇
人口学   131篇
丛书文集   2686篇
理论方法论   611篇
综合类   4992篇
社会学   723篇
统计学   144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375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390篇
  2014年   885篇
  2013年   820篇
  2012年   668篇
  2011年   717篇
  2010年   680篇
  2009年   691篇
  2008年   914篇
  2007年   558篇
  2006年   544篇
  2005年   461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338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企业流程再造及其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流程冉造,是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思想.它根本的划时代的意义在于对200多年来亚当.斯密提出的一直主宰着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分工理论"提出了质疑,主张对企业流程进行"再工程"设计,并彻底变革企业的组织方式和组织形态.它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在于应抓住当前企业体制改革的契机,从企业各种活动流程出发,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以求经营管理的根本改善.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从都市文学的角度对曹禺的名作《日出》进行了重新审视,肯定其填补现代文学都市题材戏剧空白的文学史意义,同时,在与1930年代都市小说的对照中彰显曹禺对都市题材独特的关注视角。  相似文献   
993.
文章在肯定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的可取之处的同时 ,着重评论了该书的三大不足 :其一 ,亨廷顿的历史观是西方中心论 ,这影响了他的分析的客观性 ;其二 ,“文明”和“文明的冲突”两个概念被作者严重简单化、片面化了 ;其三 ,该书只谈到文明在冷战后世界秩序重建中的影响 ,而没有指明世界秩序将如何在文明的基础上重建 ,即作者只提出了问题而没有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94.
陈强 《理论界》2004,(3):24-25
任何社会都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体,因而社会的文明结构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部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发展的内涵.提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标志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代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95.
茂名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全市陆地总面积11459平方公里,迂回海岸线长220公里,总人口654.76万,其中茂名市区人口118.7315万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茂名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致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荣获"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市"等殊荣.  相似文献   
996.
不断研究和汲取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推进理论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一条重要的经验:一是从马克思主义丰富的理论宝库中不断汲取营养;二是吸收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三是吸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997.
本文提出了有别于赛义德与其他带有西方殖民色彩的另一"东方主义"概念,斯拉夫文明与中华文明均包括于其中.在此基点上,讨论了20世纪中国文学对俄罗斯文学积极接受的三个方面内在的情感需求;现代化运动中的文化选择;传统审美方式的内在沟通.这体现了东方主义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追求,显示了中俄两国文化相似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998.
关于宗教与文化的关系,特别是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历来是人文学者关注的热门话题。如何理解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对传统文化之性质和作用的认识,更关系到未来文化的建设。不仅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还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这个问题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穷理的研究。全文由五个专题研究组成(一)回顾与展望中国百年探索宗教—文化关系的思路历程;(二)“文化”真义之我见人类精神(人性)陶铸过的自然;(三)为何与如何为什么说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体系?宗教又如何作用于各种文化形式?(四)比较研究后的质疑宗教果真是一切文化的本体与核心么?(五)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以儒家伦理而不是以宗教为准则。从本期起,本刊将分期刊出这五个方面的专题论文。  相似文献   
999.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教动因——"人文奥运"探索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肉体能力的有限性和神的感性能力的无限性之间所形成的巨大张力,是构成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向极限挑战的内在动因。由此而言,体育运动便不仅具有形而下的色彩,而且具有形而上的意义,是使人的肉体机能全方位地接近神的一项文化创举。从横向的对比来看,具有禁欲主义色彩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不可能导致奥林匹克运动,无意于强化肉体生命力的儒家和道家也不可能派生出奥林匹克传统。从纵向的发展来看,由基督教对欧洲的主宰,经文艺复兴运动而宗教改革运动,奥林匹克运动也随之经历了由中断而复兴的过程,这一切的背后都有着宗教的原因和背景。  相似文献   
1000.
口头传说、纸头传说与地头传说 史前文明许多都是口头流传下来的,叫作民间故事,只要那个地方有土著。一般故事都很可靠,官方承认的冠以“优美的神话”,不承认的则谓之“封建迷信”。如;我们看到一些地方祭祖,祈求风调雨顺要杀乌鸡白马。传统很悠久,不由你不信。当然,杀鸡可以,马却没的杀。纸张发明以后,骚客多了起来,多实在的故事一过手,都走了味。如伏羲氏和女娲氏的所谓兄妹婚故事,则根本不可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