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2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234篇
劳动科学   24篇
民族学   122篇
人才学   38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242篇
理论方法论   187篇
综合类   2226篇
社会学   230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427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幽明录》是一部具有珍贵语料价值的杂传类小说集。笔者在对全书进行了定量、定性的统计分析后,发现其语法构词和语音构词间、语法构词内部的形态构词与句法构词间及其句法构词中表述式、支配式、补充式与联合式、偏正式间有着极大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22.
1949-1966年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型国家建构的关键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型国家建构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新型国家建构提供思想基础。同时,农民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需要,党以农民教育的形式,用马克思主义规训和改造农民,实现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去推动化大众,才能将其改造成为新型国家建设的依靠力量,实现了新型国家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农民教育相统一。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中国农民的独特性,不仅在理论层面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在实践层面开展对农民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结合农民实际和乡土文化,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话语表达等方面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了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型国家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3.
124.
吸气、放松是歌唱声腔形态建立的重要因素.树立正确的声乐概念,掌握腔体吸气与松开的训练方法,才能使歌唱的声腔形态得到最为直观和有效的建构与把握,使气息、音高、音量、音色等相互追逐遇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5.
桂南"跳岭头"与"跳大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南“跳岭头”与“跳大排”在本质上都是一种驱逐鬼疫的巫术,在其历史延续过程中不断杂糅了当地民俗与道教等因素,与民间节庆融为一体,成为上古驱傩活动的变异形态,既娱神又娱人。二者都在农历八、九月间举行,流行地域毗邻,可相互观照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26.
城市蓝绿空间的科学规划有利于缓减城市热岛、降低能耗和增进城市人群健康。然而,中国大城市滨水蓝绿空间冷岛效应却缺乏较为深入的定量分析和研究。本研究以武汉、南京和杭州三个水系发达城市为例,在借助多源遥感和GIS空间数据计算三个中国城市地表温度(LST)及冷岛强度基础上,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决策树回归方法探究各滨水蓝绿空间形态因子的对城市冷岛效应的影响程度和分布特征,同时有效克服了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在揭示蓝绿空间众多影响因子交互作用方面的受限问题。结果表明,武汉滨水蓝绿空间的强冷岛效应区域位于东湖、汤逊湖等大型湖泊周边,南京则为秦淮河南岸,杭州则为钱塘江中段南侧和西湖南侧。决策树回归结果表明,不同城市起主导作用的景观形态因子也存在差异,不同城市的水域形态对城市热岛影响作用明显。在杭州和南京,水面率和绿地率为主导因子,杭州受其共同影响占72.9%,南京则为61.8%。在武汉,水面率、水域形状指数为主导因子,受其共同影响占63.5%。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大城市滨水蓝绿空间的科学规划及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7.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既面临建功立业的难得机遇,又面临“机器换人”“技能极化”等现实风险。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更好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要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树立终身学习思想,结合未来工作的需求不断提升基本数字技能、多元化专业技能、可迁移通用技能,并将技能提升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有机结合。然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技能提升过程中,面临个人、企业、培训方、政府部门四个层面带来的挑战。为此,工会可以通过发挥三项作用,即政治桥梁纽带作用、业务培育支持作用和职工维权服务作用,帮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通过政府、企业、工会、社会构建的技能形成体系,获得和掌握工作所需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并重新投入工作中,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28.
P2P技术与网络传播的未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P2P技术和商业应用的发展,P2P技术对于未来网络传播可能产生的影响也成为一个令 人关注的问题。从目前来看,P2P技术对于网络传播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网络信息共享与 利用的方式与程度将进一步改变;围绕P2P技术思想展开的软件与信息产品开发,将在一定程度上 决定作为媒体的网络的未来面貌;P2P带来的去中心化特点将使互联网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P2P可能成为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新平台,也可能加速媒体形态的演化。从总体看,P2P技术未 来的社会影响程度,取决于政治、经济等各种力量的博弈结果,而这也将最终影响着互联网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9.
在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融媒体形态实质上是不同媒介形态聚合关系形成的媒介系统,系统范式的研究就是梳理系统内要素"关系"的过程,不断嵌入媒介环境中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媒介资源的关系赋形、关系赋权和关系赋能。关系嵌入下的融媒体形态逐渐具有了平台组织的属性。随着关系的不断聚合,关系本身开始呈现数据化态势,以大数据为特征的融媒体生态环境逐渐开始生成。  相似文献   
130.
技术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和发展动力,是社会文明的象征。任何一种文明形式都有其赖以存在的技术支撑,都有其相应的技术形态。生态文明源于生态危机和环境保护思想,是对工业文明的发展和超越。生态文明的技术形态受生态文明价值规范的约束和指导,并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和目标。生态文明的价值规范与技术社会的发展逻辑锁定了生态文明技术形态的特征。生态文明的技术形态以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哲学基础,是一种生态技术、和谐技术、有机技术、背景技术。其功能以节约、环保、生活、文化为主,是一种人、技术、自然有机统一,目的和手段统一,真、善、美相统一的技术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