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86篇
  免费   441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2925篇
劳动科学   146篇
民族学   266篇
人才学   322篇
人口学   115篇
丛书文集   3025篇
理论方法论   477篇
综合类   7831篇
社会学   588篇
统计学   1453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299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449篇
  2014年   1039篇
  2013年   802篇
  2012年   938篇
  2011年   923篇
  2010年   937篇
  2009年   1058篇
  2008年   1160篇
  2007年   865篇
  2006年   900篇
  2005年   916篇
  2004年   839篇
  2003年   906篇
  2002年   797篇
  2001年   844篇
  2000年   645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社区》2002,(24):32-33
云南省寻甸县钟灵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龚艳琼,原是云南省寻甸县黄磷厂的一名下岗女工。她也曾陷入贫困、疾病和孤独,如今她拥有了1300万资产的企业,成为“全国农村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只有初中文化的她回首再就业之路,虽没有豪言壮语,可她的亲身经历和几句格言却给下岗职工有着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2.
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把农业科技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区域优势,比较优势和产业化的规模效益,在政府提供综合保障的前提下,实施整体推进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确保主体受益的新机制,只有坚持这些基本原则,我国农业产业化才能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3.
在分析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基础上 ,研究并提出应用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生产要素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思路、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4.
孙红 《小康生活》2002,(2):42-43
入世后,我国的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由于生产成本增加,国内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价格,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入世后我国哪些农业项目发展前景比较好呢?笔者认  相似文献   
145.
随着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在地区间合理流动的客观必然性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笔者认为:为了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健康发展,仍有必要将一些问题进一步弄清楚。  相似文献   
146.
147.
一、郭家街道办事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情况 1、农村生产发展及产业结构。生产现状:产业经济基本趋于成熟。现有存栏量400头的世纪奶业有限公司、年出栏量2300头的华庆生猪养殖厂,以及小枣深加工、油料加工、蔬菜加工酿造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家,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2100人,带动基地建设2.6万亩,畜牧养殖、山枣生产是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48.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大豆商品基地和出口基地,不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我省大豆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商品量都居全国之首,2003年种植面积达到5083万亩,占全国大豆播种面积的36.4%,总产量为561万吨,占全国大豆生产  相似文献   
149.
中国农村现阶段的养老保险设计以农民个人缴费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对照农村的实际情况 ,农村养老保险的基金统筹级别、基金缴纳、领取条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0.
民国时期陕西棉麦良种改进的成就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国时期,陕西大规模引进、培育和推广棉麦良种,成效显著;到1945年,改良棉种植面积已占当年陕西植棉总面积的91%,良种小麦推广面积7年之内扩大100余倍,这不仅使陕西经济获益匪浅,也泽及全国,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究其原因,一是引进和培育相结合,使良种推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二是农事机关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能够协调各种组织、机构和农民一道促进良种推广;三是引入市场机制,刺激农民主动按科学方法推广良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