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30篇
  免费   488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3372篇
劳动科学   610篇
民族学   268篇
人才学   384篇
人口学   187篇
丛书文集   3360篇
理论方法论   759篇
综合类   8692篇
社会学   716篇
统计学   1612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336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350篇
  2020年   304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331篇
  2016年   426篇
  2015年   569篇
  2014年   1301篇
  2013年   978篇
  2012年   1139篇
  2011年   1159篇
  2010年   1118篇
  2009年   1298篇
  2008年   1437篇
  2007年   1017篇
  2006年   1027篇
  2005年   1051篇
  2004年   939篇
  2003年   992篇
  2002年   884篇
  2001年   909篇
  2000年   695篇
  1999年   268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秦汉社会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和交通的长足进步,商品市场较先秦时期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农村及郡县城市等多层次市场.常见的农村市场有里市、亭市和乡市等,广大农民和小手工业者通过在农村市场的交换获得了自己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一些基本商品,从而使他们的再生产条件得到一定补偿,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改善.在一个郡县范围内以郡县城市市场为中心,形成了第二层次的郡县地方市场,在这个层次的市场里有比农村市场丰富得多的手工业和农业商品,农民和手工业者等通过在这个市场的交换,充分获得了自己再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各种商品,从而促进了一个郡县范围内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92.
赵菁 《社科纵横》2007,22(11):21-23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历来在西部地区发展中居于重要位置。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农民同全国的农民一样,也在努力发展农村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但是,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总体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和东部,甚至中部地区。究其原因造成西部农业落后、农民贫困的最主要的深层原因就是二元经济结构、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恶劣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93.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动力。纵观目前的发展形势,在未来人才市场上最走俏的将是如下的13类经济专业人员。财经记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媒体也开始逐渐在转变,一些非专业的综合性报刊也扣紧这一热点,  相似文献   
994.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效益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力推进,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逐年增加,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直接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财政支农资金效益评价体系就显得尤其重要而迫切.从审计的角度建立起对财政支农资金效益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指标体系等无疑具有十分现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中国目前仍有8亿多的农村人口,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抉择。但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很不充分的情况下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市化或总体来讲的现代化是密切相关的,有其系统规定性。在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什么”、“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大陆城市化的滞后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协同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构想”。  相似文献   
996.
明仁宣时期是明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史有“仁宣致治”之称。,本文以《明仁宗实录》和《明宣宗实录》中有关农业自然灾害及其救灾措施的相关记录为基础,运用Excel统计软件,对明仁宣时期的农业自然灾害的种类、区域分布特点、并发特点,以及相关的救灾措施和救灾力度进行了分析,着重从救灾措施这一侧面,论证了“仁宣致治”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7.
在匈奴及其先民活动于中国北方地区时,由于受到气候环境变迁和居住区域环境改变的影响,其经济生活由最初的原始农业逐步转变为高度发达的畜牧业,后又由畜牧业转变为中原定居农业.经过这两次经济转型,匈奴人为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98.
随着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旧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体制已不相适应.建立农业科技特派员推广体系,调动农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农民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实行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农业科技特派员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的各种行业协会和合作组织的发展,发挥其在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樊端成 《天府新论》2008,3(2):135-138
为解决农民问题,实现天下"太平",太平天国提出了自己的经济政策主张.由于一些经济政策主张是错误的,直接违背农民的利益,而另一些经济政策主张又未能实施,农民问题依然.但是,太平天国平分土地的主张否定封建地主所有制,有利于农民摆脱封建剥削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同时,太平天国主张发展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有利于"跳出"农业解决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农业投资主体结构:演化趋势、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农业投资主体包括农户、企业、农村集体和政府,农业投资主体已经呈多元化趋势,农业投资主体结构也随着社会变革和农业发展而不断演化。同时,目前中国农业投资主体结构还存在着政府和企业等投资主体农业投资比重低,各农业投资主体功能弱化,投资范围不清等问题。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优化农业投资主体结构,廓清农业投资主体投资的合理边界,从而有利于增加农业投资总额,提高农业投资效率,促进中国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