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47篇
  免费   441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2855篇
劳动科学   141篇
民族学   262篇
人才学   298篇
人口学   115篇
丛书文集   2978篇
理论方法论   469篇
综合类   7693篇
社会学   547篇
统计学   1451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438篇
  2014年   1006篇
  2013年   782篇
  2012年   903篇
  2011年   893篇
  2010年   908篇
  2009年   1020篇
  2008年   1130篇
  2007年   848篇
  2006年   888篇
  2005年   901篇
  2004年   828篇
  2003年   903篇
  2002年   799篇
  2001年   842篇
  2000年   646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邹平 《四川省情》2003,(10):32-33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繁荣农村、加快城镇化进程时,第一次非常明确地用了“壮太县域经济”的提法。壮大县域经济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富裕广大农民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2.
在家庭承包制和农户经济的基础上 ,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现实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带来农业规模效益 :通过合理组织、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生产带来农户和共同体内部规模经济 ;通过行业联系带来行业规模经济 ;通过区域集聚带来区域规模经济。农业产业化推动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条件和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具备原料生产和供应的优势 ;培育具备一定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 ;具备完善的企业化组织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3.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与恢复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明确中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自然资源缺乏、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系统结构与功能整合原理,分析了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并从人口、资源、环境及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角度指出了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健全法制监督机制、加快绿色科技进步、推广生态农业等在发展中恢复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94.
略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性的障碍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程缓慢。要推进这一进程,权力中心要为制度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并在制度成熟时给予充分肯定和推行;要发挥农户这个传统的组织资源,推进制度创新,实现由传统家庭经营向现代家庭经营转换;地方政府要在农产品的营销上、市场体系培育上、市场交易秩序的维护上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5.
农业的经营风险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一方面表现为农业风险类型的特殊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农业风险发生及其结果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是市场本身所不能解决的,并且往往会造成宏观不利的结果,因此,各国政府都一直非常重视农业中风险的发生和反风险问题。农业风险控制的重要方式包括公共投资、稳定价格、农业保险和信贷支持等。  相似文献   
96.
我国加入WTO后,必须按承诺在三、五年过渡期后,全面开放市场。随着这个过程的完成,国际化的激烈竞争在国门内也将不可避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产业的优势与不足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抓住国际资本,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以趋利避害,促进我国经济的强劲发展。一、对农业的影响中国农业的生产、加工与流通具有明显的经营规模小、成本高、市场化程度低、政策性支持少的特点因此其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长期的贸易保护使得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致使农业将受到最为严峻的挑战。质优价廉的农产品的进口,…  相似文献   
97.
河南是农业大省,要使河南农业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河南农业经济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业劳动力,而农业劳动力素质,特别是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的高低则成为河南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文中重点分析了河南省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的现状及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要求的差距,最后提出了提高河南省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8.
在新形势下,构筑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9.
6月16日,安徽省政府出台文件,就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据了解,该省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凡被征地时年满16周岁且未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均可自愿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100.
技能构成人力资本中最基础、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劳动者科学文化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存量大,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农民培训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一大批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促使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