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60篇
  免费   960篇
  国内免费   150篇
管理学   4809篇
劳动科学   299篇
民族学   1004篇
人才学   511篇
人口学   203篇
丛书文集   8116篇
理论方法论   1384篇
综合类   18247篇
社会学   1784篇
统计学   1813篇
  2024年   240篇
  2023年   849篇
  2022年   773篇
  2021年   1032篇
  2020年   914篇
  2019年   816篇
  2018年   414篇
  2017年   727篇
  2016年   947篇
  2015年   1375篇
  2014年   2918篇
  2013年   2336篇
  2012年   2335篇
  2011年   2422篇
  2010年   2432篇
  2009年   2511篇
  2008年   2716篇
  2007年   1882篇
  2006年   1787篇
  2005年   1657篇
  2004年   1401篇
  2003年   1423篇
  2002年   1141篇
  2001年   1131篇
  2000年   848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农业是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 ,其农产品出口在本国农业贸易乃至世界农业贸易中举足轻重 ,本文从新农业法案和新农业财政预算两个方面讨论了美国布什政府上台以后的农业政策及其对美国农业出口的促进作用 ,评议了美国农业政策双面性及其成因 ,提出了我国可借鉴之处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2.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性化、全球化,已极大地打乱了人与自然的均衡。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儒家看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之间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因而主张尊重自然规律",仁"不仅是爱人,而且还要爱物。处于危机之中的人类可以从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必要的生态智慧思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延续寻找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3.
许筠  冯开文 《职业时空》2008,4(9):141-141
人民公社是国家为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而全面控制农民剩余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经济中起到了无以替代的作用。它为中国“工占农利”经济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它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持了中国农村近20年的平稳运行。人民公社时期的中国农业保持了略高于人口增长的实绩,其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与同期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相当显著的,公社的某些制度安排诸如包产到户、家庭副业等为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它的解体,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  相似文献   
94.
《管子》并非一时一人之作,最初是假托管仲之作,后人又不断增补。其内容驳杂,大部分是论述商品货币关系。本文主要从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工商业等方面探讨《管子》的富国之道。  相似文献   
95.

对自然美的认识是美学界的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认为,马克思的自然观含有不同层面.从完全的马克思的自然观即生态自然观出发理解自然与人,既消解了人的中心地位,又消解了自然的自在状态,而同时又保持了自然的优先地位和人的主导地位,用这种思路指导社会实践,可以消除人与自然以及自然美与自然的疏离,创造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世界.
  相似文献   
96.
媒介版图与生态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倡导媒介的版图与生态意识,是基于当前国内大众传媒迅猛发展的背景,意在强调在共时空状态下,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媒介制品,或者不同类型不同定位的媒介机构有机配置与组合,也就是构建一个富有生机的多样性的媒介生态。在很大程度上,媒介是以整体的舍力而非单一的形式对人实施具体的影响,此项倡导的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媒介的生态与版图意识还可以帮助梳理、调整当前媒介设置与媒介批评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问题,这正是其紧迫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97.
生态文明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人的交往实践目标和方式的根本性调整.从把握生态文明价值观与交往实践观的结合点入手,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体现的是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在当代,这一理论要求我们致力于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创造出了三重评价机制,即自我评价、对中介客体即生态环境的评价、主体际互相评价.三重评价机制是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应用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够更好地整合社会的各种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代与下一代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98.
信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勋 《理论界》2008,(6):170-17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与完善,一些不良分子也参杂进网络媒介,大肆传播色情、恐怖、民族矛盾、国家分裂等危害社会稳定的不良信息,给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心里造成了严重伤害。本文将从网络传播的利弊分析着手,研究网络传播的特点和基本途径,提出建立网络传播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净化网络、传播生态文明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9.
言午 《小康生活》2003,(7):42-43
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重视“特”字型项目开发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传统型多种经营“普”字型副业的发展。不久前,有关人士曾对江苏省金坛市农村作了调查。该市目前从事“特”字型项目开发的农户约占总农户的7%,即使是在一些结构调整较好的乡镇,也只占到30%左右。大多数农民因观念、资金、技术、市场、资源等因素的制约,短期内难以经营“特”  相似文献   
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已经2008年9月3日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