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2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34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389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1367篇
社会学   78篇
统计学   14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1 毫秒
51.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立足"三农三牧",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原有的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基础上,探索和推进了新的农户联保贷款模式,从而使得农牧区信用贷款有了双重保障,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52.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采取的是技术性的治理路径。在技术性的治理思维下,领导部门对农家书屋工程的表达可以分为实质性目标和量化指标两个主要部分。量化指标是指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要达成的量化的、数字化的指标;实质性目标是指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要达成的对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影响和效果。技术性治理的项目制运作、自上而下的目标量化分解、条件约束下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以及选择性价值无涉的立场,使得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实践与表达呈现出一种既一致又背离的双重关系。一致的是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提出的量化指标,背离的是农家书屋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实质效果。一种尊重乡土文化、动员农民参与、自下而上的参与式治理能够成为技术性治理的替代路径,从而弥合农村文化建设中实践与表达的差距与悖论。  相似文献   
53.
数字舆情     
《领导决策信息》2013,(45):26-27
2012年《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金融机构农村贷款余额为14.54万亿元,占全国各项贷款的23%,农户贷款余额为3.62万亿元,占农村贷款余额的24.89%,贫困地区贫困农户贷款更难,产业扶贫受金融服务瓶颈的制约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54.
南丹甘河白裤瑶新村参与式旅游开发,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尝试,更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课题研究,通过旅游开发的实践工作,探索广西少数民族乡村开发旅游,促进乡村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分析目前少数民族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寻找少数民族乡村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探讨了中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当前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设性政策建议。进而指出:“稳评”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工作程序从“维稳”的思路逐步过渡到利益相关群体“参与”的观念才是破解目前困局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56.
一项政策的实施效果与主体看待该政策的态度密切相关。研究1基于1 002份有效问卷,引入态度的三维度模型,将农业主体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态度分成认知态度、情感态度与行为态度。结果显示:主体对土地产权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对贷款政策的认知程度不高;对政策具有较高的满意度,认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难问题,增加农业收入;但利用政策贷款意愿度并不高。研究2基于857份农户和145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有效问卷,选用态度强度以及态度中心性,对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态度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农户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态度强度与中心性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态度强度上,行为强度差异显著,认知强度部分显著,情感强度不显著。中心态度上,农户的中心态度是认知态度,而新型经营主体是情感态度。此外,对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贷款意愿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影响贷款意愿的态度具有差异性。可见,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态度差异是影响贷款受益群体不均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7.
种植苜蓿对于畜牧业发展、土地资源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发展苜蓿种植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农户这一我国苜蓿种植主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河北省黄骅市的农户苜蓿种植调查数据,构建DEA模型对农户的苜蓿种植规模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苜蓿种植获得最优效率的规模为18亩左右。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规模效率的因素进一步分析计算发现,调查区域农户苜蓿种植处于粗放阶段,应鼓励发展苜蓿专业种植户,在种子、技术、资金及机械补贴、种植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58.
采用对湖北省随州市和黄冈市30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有相当比例(41.5%)的农村劳动力愿意成为职业农民,当前农村社会并非无人愿意种地,而是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力及其家庭面临“无地可种”的困境。(2)农户生计显著影响其劳动力的职业务农意愿。就生计模式而言,相比于纯非农户,兼业农户中的劳动力更可能选择职业务农;就资源禀赋而言,拥有可代替劳动力的农机具及家庭实际经营耕地面积具有正向刺激作用;就生计状态而言,家庭货币支出压力越大,其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越强。此外,个体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政府农业补贴力度与个体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转入耕地难易程度与个体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9.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利用空间巨大,但在现实中秸秆资源有效利用率仍然较低。农户秸秆出售是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首要环节,但在实践中农户秸秆出售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在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秸秆出售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种植棉花面积越大,其出售秸秆的可能性就会越大;秸秆收购市场的便利与完善会促进农户出售秸秆;对秸秆综合利用认知水平较高的农户会更多地选择出售秸秆。为此,政府应当制定及落实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不断完善秸秆出售的市场条件,加大对秸秆处置行为的宣传力度,以期进一步提高棉花秸秆出售比例使其得到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60.
以粮食主产县市监利县和仙桃市农地整理项目区为研究区域,采用CVM调查农民专业协会管护模式下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出资的意愿。运用农户合作行为博弈模型逻辑分析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户出资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而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在农民专业协会管护模式下,83.04%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有出资意愿,高于村集体管护模式下的出资意愿;家庭承包地面积、农户对后期管护工作重要性的认同程度和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设施质量是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户出资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据此提出为促进农户积极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出资,应培育农民组织作为后期管护主体,对工程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与养护;鼓励、支持和保障农户进行耕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加大对后期管护的工作内容和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加强农地整理项目施工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