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9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733篇
劳动科学   35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782篇
理论方法论   108篇
综合类   1818篇
社会学   258篇
统计学   11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851.
通过将农户对宅基地的内在认知细分为流转政策认知、经济价值认知和产权认知三个方面,进而构建“社会网络—内在认知—宅基地流转”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合肥市1121份农户调研问卷,实证分析农户社会网络对其宅基地流转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社会网络提升农户的宅基地流转意愿并促成其流转行为,且对流转意愿的影响效应高于流转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网络对宅基地未确权农户的流转意愿和行为的正向作用更强;对于青年和中年农户,社会网络能够提高其流转意愿,但对流转行为并不产生影响,对于老年农户,社会网络能够促成其流转行为,但对流转意愿不产生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社会网络可以通过提升农户对于宅基地的流转政策认知和经济价值认知间接提高其流转意愿并促成流转行为,而产权认知的间接效应未发挥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52.
基于粮食主产区4省12县960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实证研究农户非农就业的代际分工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差异化影响,并分析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在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行为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整体来看,非农就业对农地转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转入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代际差异来看,父代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边际影响大于子代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边际影响。(2)在考虑生产服务外包的影响以后,非农就业对农地转出的促进作用下降,而对农地转入的抑制作用也有所缓解,这说明生产服务外包在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如果不考虑生产服务外包的影响,现有研究高估了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驱动效应。因此,实现农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不能只单纯依靠劳动力市场的引领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市场优势,将小农户卷入农业分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853.
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五次调查的农户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农村土地租赁市场的发展趋势、动因,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土地租赁市场对家庭收入、消费及贫困的效应,在考虑贫困持续时间的非参数Kaplan-Meier模型及COX生存模型中对土地租赁的减贫效应进行再考察。结果显示:2010—2018年农村家庭参与土地租赁的比例每个时期均维持在25%左右;农业生产能力较强的农户更倾向于租入土地,农业生产能力强的农户更不愿意租出土地,但农业生产能力变量并没有表现出统计显著性,土地租赁市场并不能提高效率,土地租赁市场将资源从土地相对丰富的家庭转移到土地相对贫困的家庭,说明农村土地出租市场促进了平等;租入土地的收入增加效应主要集中在收入分布的中下端,租出土地增加了消费中位数家庭的消费,但租出土地使得富裕家庭的消费下降,租入土地只对东部地区的收入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尽管土地租赁市场的收入、消费效应具有分布、地区的异质性特点,但土地租赁对全部样本的收入、消费、贫困均无显著影响;基于生存模型结论也显示土地租赁市场对减贫没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54.
农机服务的快速发展能否解释农地流转并未推动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趋势而出现的“内卷化”现象,仍有待分析与验证。采用中国农村家庭大数据库(CRHPS)中的小农户样本,分析小农户在土地流转市场中的处境并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机服务对其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农户采用农机服务显著地降低了土地转出并增加了土地转入,并验证了包括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技术应用和农业收入在内的三个主要影响机制。研究论证了农机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土地流转中参与率增速放缓、小规模转入与部分转出对应的小农户复制以及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率作用递减的“内卷化”现象。提出在制定完善农机服务政策时,既要满足小规模农户的生产需求以维持家庭生计,又要衔接土地转入户的服务需求以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855.
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在目前的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滞后,而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来改革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势在必行.为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吉林省可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土地流转模式、村民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模式、"大户承包模式"租赁经营流转方式、"家庭农场或种粮大户"信托契约流转四种典型模式对农村土地进行有效的流转经营.同时需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成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土地流转仲裁机构等为土地流转经营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856.
《南都学坛》2017,(2):123-124
在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土地流转与小城镇两者对彼此产生相互作用和影响。一方面,农区土地流转对周边小城镇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而逐渐发展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这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区小城镇将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服务载体,也是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小城镇的发展对农村土地流转也会产生促进作用。小城镇的发展会进一步吸引周边农村地区农民进入城镇工作和生活,这有利于农民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出去。在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地方政府应理清农区土地流转与小城镇发展二者的关系,避免土地流转存在的相关问题和小城镇与现代农业配套衔接问题的发生,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互促局面。  相似文献   
857.
运用Heckman两步法,结合对安徽799位农民的田野调查资料,建立了线性模型和双对数模型,研究农地大规模流转中强关系的价值。研究表明:强关系有无价值受性别、身份、人均耕地数量、租金水平和地域因素影响;强关系的绝对价值受性别、年龄、政治面貌、身份、相对经济状况、收入来源和地域因素影响;强关系的相对价值受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经济状况、收入来源、租金水平与地域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58.
近些年来,在中央支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的热情不断高涨。企业经营能够更好地利用市场手段,可以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同时,由于资本逐利性的特点,企业经营也容易引发违规占地、非农化与非粮化等不良后果。在把握农业经营风险产生根源、类型与特点的基础上,对工商企业租地经营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企业经营能力审查制度等风险防范制度,不仅有助于降低经营风险,而且有助于推动土地健康、顺畅、有序流转,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859.
在现行的法律中继承没有明确被规定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之一。但是,继承可以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的流转方式有特定的法理以及法律依据:新的《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继承法》第三、四条和《农业法》第十三条也为继承可以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流转方式的存在提供了法律渊源。在实务中继承作为流转方式遭遇到的疑难,也具有可行的策略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860.
城乡建设用地流转:体制内与体制外模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失衡是我国目前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典型特征.以集体建设用地"经营性地权"为特征的体制外流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资本和劳动的要素配置效率,但由于受土地固定区位空间的限制,难以形成要素集聚和产业协同优势.而体制内的"地票"交易模式,在城市土地国有产权的制度框架下通过"资产性地权"交易,以稀缺性的建设用地指标为交易对象,在集体资产价值获得实现的同时实现了城乡建设用地实物资产的空间置换和产业的集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