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57篇
  免费   753篇
  国内免费   111篇
管理学   5491篇
劳动科学   866篇
民族学   843篇
人才学   735篇
人口学   5243篇
丛书文集   5847篇
理论方法论   1859篇
综合类   14180篇
社会学   3953篇
统计学   2304篇
  2024年   162篇
  2023年   519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578篇
  2020年   633篇
  2019年   562篇
  2018年   324篇
  2017年   659篇
  2016年   869篇
  2015年   1174篇
  2014年   2935篇
  2013年   2675篇
  2012年   2866篇
  2011年   3375篇
  2010年   3314篇
  2009年   3538篇
  2008年   3418篇
  2007年   2464篇
  2006年   2133篇
  2005年   1873篇
  2004年   1425篇
  2003年   1464篇
  2002年   1102篇
  2001年   1020篇
  2000年   842篇
  1999年   314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公关世界》2015,(4):26-2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剧组全体演职人员及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少儿励志电影故事片《少年杨靖宇》的开机仪式,这是我市自1965年建专50年来出品制作的第一部少儿电影故事片,这在我市文艺创作和影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们河南省爱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能够成为出品方和联合摄制单位,感到十分荣幸,值此非常难得的机会,我谨代表河南省爱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向关心支持《少年杨靖宇》  相似文献   
23.
21世纪以来,中国农村治理研究陷入了本土化与主体性双重困境,中国农村社会基础的深度转型,农村研究方法的缺陷以及大规模村庄研究的局限,要求中国农村研究回归深度的村庄研究,尊重农民主体性。在回归村庄研究的方法论上,文章认为要突破国家政权建设理论等研究视角的局限,把市场化这一变量纳入分析视野中。村庄主位、农民主体、市场化过程同国家宏观治理体系的互动逻辑,应该构成后中国农村治理研究时代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4.
25.
26.
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ARD)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世界未来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大趋向。本文探究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及来源 ;立足娄底地情 ,分析了其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实现娄底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相似文献   
27.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我们在一切发展序列中首先关注人口发展,中国人口发展在中国社会发展框架中具有绝对优先的工具价值和目的意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两者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互为因果的内在关系,充分认识中国人口发展现状具有多元化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口发展状况主要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人口质量低和人口结构不合理.中国人口现代化是中国其它现代化的强力引擎,中国人口发展的基本创新路径是城市化发展路径、市场化发展路径、民主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8.
1978~2002年,湖北省乡镇企业在企业单位数量、对经济增长贡献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对该省经济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完善,乡镇企业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乡镇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乡镇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29.
农村初中寄养子女寄养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问题假设(一)问题假设———寄养的原因与家庭贫困相关 ,家庭越贫困 ,子女寄养的可能性越大。———寄养时间越长 ,对寄养子女的负面影响越大。———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宝贝 ,不大可能被寄养。———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 ,男孩与女孩相比 ,不大可能被寄养。———由于角色的不明确 ,寄养子女在寄养家庭中的负面感受可能会很强烈。———寄养子女对寄养的感受会影响他们对自己以后是否将子女寄养的行为倾向。在寄养中负面感受较多的人 ,不倾向于对自己的子女同样寄养。(二)概念的操作化在一般法学辞典里面 ,寄养常常被定义为…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