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99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74篇
管理学   1305篇
劳动科学   943篇
民族学   165篇
人才学   258篇
人口学   349篇
丛书文集   3462篇
理论方法论   860篇
综合类   6370篇
社会学   985篇
统计学   21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536篇
  2014年   1071篇
  2013年   1053篇
  2012年   1142篇
  2011年   1368篇
  2010年   1281篇
  2009年   1328篇
  2008年   1345篇
  2007年   1023篇
  2006年   845篇
  2005年   664篇
  2004年   480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宪法隐私权的目的是保护隐私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自身并不足以成为宪法隐私权的目的."个人自治"并非宪法隐私权追求的唯一目标.宪法隐私权还必须兼顾诸如人格发展、人际交往、公共利益、社会秩序等价值.宪法隐私权并非具有单一目的的"强硬意义上的权利",而是一种具有多元目的、且广受限制的开放性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2.
103.
法律保护公民性权利的应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类社会进入到以张扬个人权利为核心的现代社会,性权利沦为性秩序的牺牲品的年代应渐成历史;揭开婚姻囚禁性权利的面纱也并非难事。从性秩序走向性权利的过程对法律的诉求自然会越来越高。揭开公民性权利长期以来被遮蔽的面纱,尊重并切实保护公民的性权利,使其从应然走向实然,从伦理走向法律,在法律的自由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彻底解放应是法律不得不挑起的重担。  相似文献   
104.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农村之“推力”与城市之“拉力”下,进入城市,他们能否完成由农民到市民的历史蜕变,是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由于后发展国家政府导向的前瞻性与我国的国情及时代之要求,我们不能走西方国家的自然转化之路,只能发挥后发优势,由政府与社会对此历史进程加以“助力”,使之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完成此历史蜕变。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谈中西方妇女权利思想的演进。通过对妇女权利思想的阐述进一步探究妇女权利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掌握妇女权利的发展状况,从而引起社会各界对妇女权利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6.
电话监听是技术侦查手段的一种。适当运用电话监听,能够提高对抗犯罪的效能。然而,电话监听具有对公民隐私权、言论自由权等权利造成侵害的很大的危险性。因此,既要认识到其合理性,又要对其适用确定必要的限度,并在运用过程中,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人权和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07.
文章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来分析农民工权益的保护问题,认为保护农民工权益是政府应有的责任,而且政府应处于积极主动的主导地位;同时指出在保护农民工问题上,政府存在严重的缺位现象;并分析了政府缺位的原因;最后在采取有效举措实现政府职能归位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8.
这是一次异乎寻常的调研,由总理温家宝出题,17个部委、8个省参与,历时近一年。这也是一次异常庞大的调研,一个约两亿人的特殊群体在这次调研中被集体“画像”。根据“画像”,这个特殊群体的典型代表是一位28岁左右的年轻人,初中毕业,基本没受过技术培训,他流动于城乡之间,按月领取着不高于800元的工资。他的辛勤劳动为社会发展作出了诸多贡献,同时也经常被拖欠工资,遭遇用工歧视并缺少保险。这个群体被统称为“农民工”。4月16日,新华社发布消息说,国务院研究室近日发布了43万字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消息同时说,报告是“历经10个多月,…  相似文献   
109.
何志鹏在《安徽大学法律评论》第5卷第1期撰文认为,从历史上看,主权是习惯形成的,而不是社会契约造就的,人们既没有在实际上也没有在情感上接受过任何有关社会组成的契约。所以,人的同意和权利并不是主权产生的原因。国家是在人的群体——部落、部落联盟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生长起来的。人类并没有费心形成这样一个体制而建造什么契约,也没有为是不是要参与到这个体系中来而三思后行。人类既没有在历史上也没有在心理上经历过社会契约的阶段。主权是一种在名义上归属于集体的权利和权力的结合体。主权是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主权来自于人类自始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形式的制度递增,以及对于权威的依赖,对于现有生活框架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0.
论动物福利法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承认和维护动物福利,认可和维护动物的自然权利,尊重生命、善待动物、不虐待动物,保护动物福利也是保护人的利益,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这些是动物福利法的基本理念。动物福利法确认的是“动物的权利”,而不是“动物的人权”,更不是法律确认了动物是人。尊重生命是善待动物、不虐待动物的思想基础,不虐待动物是尊重生命的起码要求。科学精神是动物福利法的基础,人文精神是动物福利法的灵魂。只有形成并贯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理念,才能在一个汇集多种文明、多种主义、多种观念的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启动和推进动物福利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