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2篇 |
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13篇 |
丛书文集 | 78篇 |
理论方法论 | 22篇 |
综合类 | 203篇 |
社会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国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6):317-318
北宋宋构宋京父子是四川文化史上有影响的人物 ,但现存有关文献的记载阙略 ,此次墓志的发掘 ,弥补了史料典籍的不足 ,并加深了对宋代四川文化史乃至文学、史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3.
魏宏利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4):84-86
《梁才墓志》对于研究北朝后期的一些重要史实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对墓志进行了录文并对相关问题作了简要的考释,希望对北朝历史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4.
以中国历代墓志形制与文体变化为纵向轴,一是以魏晋南北朝中的“志”“碑”合一形式以及宋齐梁陈中出现的简单化的墓志形式,论述了中国古代墓志设计的“实用”思想;二是以历代墓志文体演变为研读对象,系统论述了墓志文体设计演变中的“实用”与“浮华”的转变。系统考察中国历代墓志的形制与文体设计,墓志作为随葬风俗的一部分,其形制变化基本轨迹还是以实用为美、为尚。浮华的特质在重葬、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尤其是墓志志文成为文化人施展才华的载体之际,文体适应了为死者“歌颂”的普世之需,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应需而变”的设计本质。 相似文献
55.
1920年洛阳邙山出土的北魏元珍墓志乃魏碑精品,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和史料价值。元珍生活在北魏平城与洛阳时代的交汇点,正值中古北方制度承转、文化凝聚、民族融合的高潮期,其人生际遇折射出拓跋族宗室政策的嬗变及北魏政权的发展轨迹。元珍在孝文朝毫无优势,真正飞黄腾达是在宣武朝,突出表现在禁卫和侍从领域。孝文帝推进宗室家族化改革后,近属势力急剧膨胀。宣武帝即位,皇权受到严重威胁,于是刻意挑动宗室疏族制衡近属,元珍的扶摇直上正是宣武帝有计划、有预谋、系统地清洗禁省,排抑近属的结果。当局势尘埃落定,国家回归正轨后,宗室疏族侥幸取得的优势顷刻化为乌有。元珍及其子元孟辉的生平履历说明贵族化与家族化是影响宗室前程命运的二维主线,基于官爵权势的家格门第是支配因素,但皇族内部服纪位差更具制约效能。元珍的境遇预示着宗室族群的分化瓦解与广大宗室疏族的宿命,此乃该墓志的史料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56.
对新征集的一方唐代武功苏谔墓志的考释,发现其志内容翔实可靠,出处可与文献互证,不少地方或更史之误,或补史之缺,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能揭示出志主苏谔的身份及其与武功苏氏的关系,并借此补全唐代武功苏绰一支的谱系,为进一步研究唐史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57.
李雨箫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Z1):47-48
通过对《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卷叁)释文进行校勘,侧重校正原释文的文字误读,缺字的补充问题,使墓志释文更加准确,以便科学利用这批珍贵的出土文史新材料。 相似文献
58.
59.
魏平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4):76-79
《汉语大词典》在收词上源流并重,古今兼收,不失为近年来最具权威的语文工具书,但要做到"穷本溯源,历叙演变"又谈何容易?以北魏墓志中"泉"、"秀"、"玄"等语素构成的复合词为例谈《汉语大词典》的收词疏失,以期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能有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0.
段锐超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36-43+50
李宗俊先生对隋《辛瑾墓志》作有系统考释,但尚有未尽之意及可商之处。该志以繁复的典故,形象生动地阐述了辛瑾的武略和功勋。李先生困惑于辛瑾有大将军之贵,为国捐躯之烈,却青史无名。事实上,其“大将军”仅是较高戎秩而非高级军职。志主所指挥的(或参与的)平定交趾李春和击林邑之战,未能完全实现朝廷的战略目标,使得此战及本人未能显耀于世。一个失意英雄未能铭功于史并不偶然。所幸本志文中关于南疆平叛的珍贵文字,补上了史籍记载之缺环,也终使志主声名不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