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50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国淡水鱼类养殖历史悠久,最早可溯至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早期池塘养殖主要是鲤鱼,因鲤鱼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可以在封闭水体中自行繁殖,苗种较易获得.汉代出现的《范蠡养鱼经》是我国古代养鲤技术的集大成者,对鱼池建造、鱼苗种的放养、养殖密度等均有记载.至唐代中期,由于政治避讳,传统养鲤业一时衰落.此后,鲢、鳙、青、草“四大家鱼”及鲮鱼等淡水鱼类养殖兴起,由于古代这些鱼类均不能人工繁殖,它们的苗种主要依靠长江及珠江流域渔民捕捞获得,其苗种培育技术至宋代开始见诸记载,元明时期有较大发展,至清代基本成熟.而野生金鱼最早见于唐代文献,主要产自杭州、嘉兴地区,家养金鱼见于南宋文献,饲养技术至明清趋向完善.  相似文献   
22.
过度的渔业捕捞和无效的渔业制度导致渔业资源衰退日益严重。挪威渔业制度的演进表明将生态建议和配额制度结合形成的渔业配额制度对解决渔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说明渔业制度的发展是依据实际情况自发演进的。在生态学研究和产权理论的指导下,由国际海洋勘测委员会(ICES)创立的总容许捕捞量(TAC)的科学建议同具体配额制度相结合形成的生态渔业制度框架,对于缓解和改变渔业资源衰退的现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3.
《老人天地》2014,(2):1-1
微月历 2月2日第18个世界湿地日党的十八大提Ⅲ了“扩大湿地面积”的明确要求,目前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5.58%,污染、刚垦、基建占川、过度捕捞和采集、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威胁湿地增长的五大威胁。  相似文献   
24.
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是影响渔民收入的两大因素,目前海洋捕捞得不偿失,应着力开发海水养殖。海水养殖中存在的赤潮灾害给渔民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抑制赤潮危害刻不容缓。陆源污染治理与海洋污染治理双管齐下,是保护海洋环境、抑制赤潮危害、增加渔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5.
龙可 《小康生活》2003,(4):25-25
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进行鱼、虾、蟹、鳝、鳅等多品种混养,可达到池塘养殖低投入、高效益的目的。其技术要点如下:一、池塘条件。池塘为近正方形,四周沟宽8米,深0.6—0.8米,滩面可提水至1.2米,池底为沙质土壤,淤泥较少,水源水质良好,注排水设施齐全,内设2吨水泥船一条,用于管理。池塘内侧埋入密眼聚乙烯网布,以防鳝、鳅、克氏螯虾、蟹等钻洞。池埂牢固,用石棉瓦  相似文献   
26.
我国海洋捕捞业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海洋捕捞业现存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管理制度与海洋渔业资源的生物物理和经济特性以及渔民心理和行为不相匹配,要使我国海洋捕捞业彻底摆脱过度投资和过度利用的宿命,就必须依靠制度创新,而构建基于产权的渔业管理体制,是确保我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制度屏障。  相似文献   
27.
蟹池的选择:养蟹池的大小和形状没有限制,数十平方米至几十亩面积均可养蟹,面积稍大,水体中的溶氧量由于风浪的作用易得到补充,同时也相对地增加了河蟹的活动场所。但太大又不利于成蟹的捕捞,  相似文献   
28.
龙虾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倍受人们青睐。近年来,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其虾仁、虾黄等出口也迅速增加。其养殖技术如下:(1)水体选择。龙虾生命力很强,既可利用池塘、稻田、房前屋后的坑塘养殖,也可利用一些不宜用来耕种和进行水产养殖的荒水、荒滩和宜渔荒地来养  相似文献   
29.
阐述近海捕捞渔船群众性自救互救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与专业救助力量相比,群众性自救互救的救助力量能力不足;相关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渔业生产组织体系较松散;缺乏海上搜救资金,补偿激励机制不健全,群众性自救互救的积极性受挫;缺乏专项的海上救助立法,救助船舶自身权益法律保障不足。分析进一步规范群众性自救互救的必要性。提出提高群众性自救互救能力的建议为建立渔业安全自救互救的群众性组织,创新群众性自救互救安全救助机制及倡导和弘扬群众性自救互救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