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38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580篇
理论方法论   88篇
综合类   1143篇
社会学   66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水权的涵义和性质是近年来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学者对水权的内涵和性质都没有统一的看法,文章通过对水权内涵的界定,认为水权是一种用益物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水资源法律制度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水权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区医院 民营行不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惟 《社区》2002,(24):44-46
中国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大多是公共卫生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因此它所面临的问题和要达成的目标还不是仅仅一个产权制度的改革就能一蹴而就的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制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使用权转让制度是中央 为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而进行的制度创新,但其与现存制度的冲突又成为制约其作用充分 发挥的桎梏。有关部门、地方制定修订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时,应对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 的具体运作制度予以高度重视,使之在微观层面上更具现实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物权法定原则中的种类法定和内容法定不能一体对待,内容法定仅仅是法律对物权内容的轮廓式规定;主张以习惯法对物权法定原则进行缓和的观点,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并没有切实的根据;物权法定原则固然过于刚性,但其剐性可以由民法相关规定加以缓和。  相似文献   
15.
在满足环境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明晰排废者占有、处置和收益使用环境容量资源的权能,即合法的废物排放权(排废权)。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进和卖出,以此实现环境容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废物集中排放控制区域内,排废权交易条件具备、简易可行。盘活集控区的排废权,有利于提高环境资源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决定了区分原则的必然存在.区分原则,不是物权变动与原因行为的区分,而是引起物权变动的物权行为与原因行为即债权行为的区分.区分原则无论在理论或实践上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在即将通过的物权法中,应确立区分原则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论物权变动与物权公示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物权公示的对象是物权,而不是物权变动。物权公示只是在物权已经发生变动以后,将新的静态的物权归属状况表征出来,与物权变动是否发生效力没有关系。物权变动和物权公示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两者所实现的制度目标、追求的制度价值、考量的相关因素是不一样的。物权变动和物权公示可以分离,并且应当分离,这一点在动产和不动产上都得到了明显的体现。而物权变动模式不过是在当事人没有作出特殊约定的情况下,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物权变动确定一个科学而又合理的时间基准。  相似文献   
18.
先买权可以分为法定先买权与意定先买权、物权性先买权与债法上的先买权。债法上的先买权是一种形成权,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物权性先买权则是一种物权取得权,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我国民事立法中规定的先买权应解释为债法上的先买权,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相似文献   
19.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学界已基本取得共识,但现行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制度设计依据的是传统物权理论。占有权的基本原理应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物权重构的基本法理。据此,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法理必须进行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物权主体制度的完善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现阶段的相关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所有权主体上,很少从物权主体的角度进行系统研究.在农村集体土地私权研究中.将物权主体作为一个问题域,并尝试运用主体范式进行研究是一个新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