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80篇
  免费   566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2071篇
劳动科学   134篇
民族学   2734篇
人才学   292篇
人口学   252篇
丛书文集   2833篇
理论方法论   587篇
综合类   6711篇
社会学   999篇
统计学   1071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440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1227篇
  2013年   944篇
  2012年   1316篇
  2011年   1423篇
  2010年   1262篇
  2009年   1281篇
  2008年   1483篇
  2007年   1079篇
  2006年   876篇
  2005年   809篇
  2004年   670篇
  2003年   594篇
  2002年   523篇
  2001年   547篇
  2000年   425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藏区经济发展的方式及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的藏区与自然的青藏高原空间基本一致,面积约占西部地区的近一半,加之地势高亢,有地球第三极之称。我国及南亚许多河流皆发源于此,生态地位突出,人文与地理环境独特,在世界日益开放和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引世人瞩目理所当然。这就为藏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藏区经济发展事实上正在成为被关注的热点。藏区经济发展无论是空间还是领域,都涉及面很大。因此,本文只能大题小做,浅尝辄止,就存有歧见的个别问题发表一管之见。一、藏区经济发展过程的工业化方式工业化虽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对藏区来说仍然是新颖的。尽管一些地…  相似文献   
992.
辽代燕云地区佛教文化探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代燕云地区崇佛信教者不分民族(汉、契丹均有)、不分阶层(贵族、平民均有)、不分性别(有男也有女),呈现出普及性和大众化的趋势;广大僧俗信徒组邑社、建寺庙塔幢、刻经讲经,佛事活动呈现多样性和繁复化倾向;佛教流派以密宗为主,并吸纳其他宗派教义“有用”成分及契丹原始萨满教中与密宗教义相类部分,同时杂采西域和中原佛教,文化内涵呈现兼容性和地域化特征。辽代燕云地区佛教文化之所以出现繁盛景象,尽管成因错综复杂,但却有它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主要与唐及五代两次灭佛、契丹皇帝支持、社会民众需求及经济利益驱动有关。  相似文献   
993.
藏区草山纠纷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藏区是指以藏族为主要聚集群体的地区 ,按地理概念涵盖青藏高原主体及边缘 ,面积近乎 2 50万平方公里 ,占中国版土的四分之一。由于藏族人口的大部分成员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 ,因此草资源占有的多寡、草场远近及其优劣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加之统治者的挑拨离间 ,因而在历史上许多地区曾为争夺草山而不时发生纠纷。譬如 :青海同仁县的加吾部落与甘肃夏河的甘加部落从 1 91 5年起曾在赛庆沟草山的归属问题上发生争议 ,当时统治青海的马步芳家族在调处过程中利用这一矛盾 ,竟将同一块草山写成两份同样内容的经营执照分发给两个部落 ,并…  相似文献   
994.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桂中、桂北地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表现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奠定了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提供了政治和法律保证;民族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增强了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从根本上改善了民族关系;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进一步沟通了民族地区与外部的联系,增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团结;民族干部队伍的壮大和素质的提高,加强了党和人民政府与少数民族群众的联系,促进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文章还阐述了当前影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的几个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5.
宋朝经营广西地区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宋是明以前广西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由于宋朝的积极经营 ,广西地区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有很大进步 ,尤以稻米种植、牲畜饲养、矿藏开采、海盐制取、布匹织造和陶瓷业的发展最为突出。交通业和商业也颇为兴盛 ,主要表现在交通网络的形成 ,一批商品重要聚散地的出现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内地封建影响也明显扩大 ,其中以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风气的改变和医药的推广使用较为重要。但广西经济基础太差 ,起点太低 ,发展速度虽快仍赶不上其他地区。宋朝对广西的税收榨取过重 ,也加剧了当地的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两宋积极经营广西 ,是为了争取较多的税收以裨国用并满足向辽、金纳银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6.
本文认为,应大力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进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工作力度;二是要加大投入力度;三要深入基层,加强对民族地区水利建设技术的指导.  相似文献   
997.
本文着重对藏民族在明代中后期的人口数量进行历史考察 ,通过对有关历史资料的分析考证 ,进而得出了这一时期的藏族人口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青海河湟地区藏族人口史的空白 ,这对全面了解明代河湟地区藏族社会经济状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建国50年以来我国的民族经济政策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指出: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与经济政策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好的;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经济政策也是最成功的。  相似文献   
999.
四川干旱河谷地区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四川干旱河谷地区主要分布于岷江上游和大渡河中上游.由于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发展到触目惊心的地步.从实地考察情况看,该地区生态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也有不少问题乃至深层障碍尚未解决.从根本上调整生态建设的技术路线,配套推进组织制度实现重大创新,提高制度效能是其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00.
面临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良机,西部地区应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西部大开发,以促进西部经济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