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陕西省凤翔县紫荆村屈姓人世代相传其源出蒙古,且保持着诸多颇具蒙古草原游牧民族色彩的习俗.近几十年来,凤翔屈家山遗址相继出土“屈术之茔”墓碑、纪事砖、画像砖等文物多件.根据这些出土物,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当地民间口头资料及风俗,可以考见,凤翔屈氏源出蒙古札刺亦儿氏木华黎家族,概为木华黎堂兄弟哈失之后裔;该家族于窝阔台四子合剌察儿在凤翔建立乌鲁斯之后,世任其官,直至元末.元朝灭亡后,这批蒙古遗民继续留居凤翔紫荆村,以至于今,成为汉族大家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2.
魏育龙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4):173-175
凤翔彩绘泥塑作为北方民间艺术的一个典型代表,其用色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凤翔彩绘泥塑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周易、八卦等关于色彩观念的影响,并结合当地民众的审美习惯,表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征,也是当地民众情感、观念和愿望的有效体现。 相似文献
13.
陕西凤翔泥塑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无穷的艺术魅力。为了使凤翔泥塑艺术更好地发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角度研究凤翔泥塑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模式。设计构建凤翔泥塑艺术资源库,探讨凤翔泥塑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创新与应用,强调将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手段结合,深化数字艺术设计的本土特色及其文化和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4.
张金铣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5):111-116
黄巢起义失败后,唐朝完全失去对地方藩镇的控制。各地藩镇互相吞噬,朝内南衙北司之争亦愈演愈烈。宰相崔胤结交宣武节度使朱温,宦官则以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为外援。天复元年六月,崔胤谋诛宦官计划泄露,促令朱温进兵关中,宦官遂挟持唐昭宗迁往凤翔。当年十月,朱温率兵西进,凤翔之战爆发。这场战争持续到天复三年正月,最后以凤翔兵败求和而结束。凤翔之战不仅使宦官遭到毁灭性打击,而且改变了北方藩镇格局,凤翔、河东等镇被削弱,宣武朱温控制朝廷,唐朝由此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15.
刘冬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闽东畬族服装服饰技艺是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而畬族服装服饰之一的“福安装”系列中,凤翔畬族服装服饰具有突出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本文以田野考察资料,力求解读凤翔畬族服装服饰技艺的生成环境、民族特色、文化内涵以及其对历史的传承与现实存留状况等等,同时也尝试性地提出了保护、弘扬凤翔畬族服装服饰技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当你看到“修理匠”这个词时,你会不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肩上扛着小长凳,两头挑着工具,哼着小调穿街走巷的“手艺人”形象呢?现如今这些昔日熟悉的身影已很难再见到,但幸运的是我们凤翔苑社区就有一位,他就是退休老教师——钮阳正同志。因为退休前他是教师,所以说他是“修理匠”自然是指他退休之后。我们社区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整个小区住有近千户人家,除了柴米油盐这些日常事,每天总还会有些其它琐事会发生,而每到有需要修修补补的时候,总会出钮阳正同志的身影。吴桥小学门口和惠商桥上的两个垃圾房成了社区的老大难。不是垃圾房的门经常… 相似文献
17.
凤翔木版年画所运用的造型语言背后承载着中国人特有的审美理念。这些艺术造型构成了民族、地域认同的符号体系,具有相当强大的文化接受背景,是创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动画形象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8.
凤翔社火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春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6):9-11
凤翔社火扮相逼真、造型难度极大,在北方各类社火艺术中独树一帜,历来在凤翔人的生活中发挥着娱天、娱神、娱人的积极作用,也对凤翔人的性格、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针对凤翔社火作田野考察,以求了解它的发展与现状,以便进一步采取相关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任职凤翔府签判时期,是苏轼诗歌创作历程中的重要驿站。这一时期,他对各体诗歌皆有尝试,尤以五七言古诗和七律成就较高,叙事、记游、题咏、抒怀是其诗歌表现的主要内容。从艺术成就看,比喻乃至博喻手法的运用、构思上的翻旧出新、以文为诗等,都显得比较圆润成熟,恣肆纵横、舒卷自如的艺术风格也基本形成。凤翔诗作的创作实践表明此一时期苏轼诗歌创作已较为成熟,确立了苏诗的基调。这一局面的出现,与他的心态和眼界的开放阔大,以及创作经验的日臻丰富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风翔木版年画以及凤翔泥塑的色彩传承的要素进行具体归纳分析总结出这两种民间工艺美术色彩的现代传承设色现状。以此推导出凤翔民间工艺美术色彩传承的三个特征:首先,拥有黑白、纯度、强色彩对比三个显著的设色审美趋势;其次,色彩传承中有明确的中华五色色彩审美观以及相关文化内涵表述。最后,两种艺术形式都拥有完整、稳定的色彩传承观念。为相关研究提供色彩传承特征方面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