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5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翁仕友 《决策》2006,(2):25-27
凤阳当地官员看来,范迪军是一位学者型官员,看问题往往追根问底。做事喜欢追求完美,部署工作着重部下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2.
元末明初江浙移民文人在凤阳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末明初,朱元璋为建设、发展帝乡,将数万江浙文人移居凤阳。江浙文人主要是因惩罚政敌、发配罪官、打击富民、朝庭委派等原因来到凤阳。他们在凤阳的生活、工作条件极其恶劣,长期忍受肉体、精神的折磨。其中一部分人因转入仕途或恩准回乡得以离开凤阳,许多人在外逃不成的情况下则老死凤阳。江浙移民文人一度为凤阳的繁荣做出贡献,但没有完成朱元璋期望的历史使命。江浙文人在凤阳的生活遭遇是一部血泪斑斑的移民史。  相似文献   
13.
贺海峰 《决策》2006,(11):34-36
通过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或村委会名誉主任,凤阳40位民营企业家正式投身新农村建设主战场。而这只是凤阳农村诸多制度变革的一粒“酵母”。  相似文献   
14.
张明巍 《社区》2002,(21):4-8
2002年初,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一场涉及城市街道管理体制的改革实验走到了社区建设工作的最前沿,成为本年度深化社区建设工作重大的改革事件之一。经过半年的运作,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在探索中继续往前迈进。本刊记述这次改革的基本历程,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孟园 《金陵瞭望》2008,(23):76-77
在南京度过4年校园生涯,面临回家或者在外闯荡的选择。大风浪里让我感觉到了害怕,平静又让我不甘心,最后还是决然地留在了南京,只因南京和我的家乡凤阳有着深深的渊源。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凤阳“大包干”指的是小岗生产队首创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事实上,最初的凤阳“大包干”指的是“包干到组”的生产责任制,而小岗生产队的“包干到户”则是其不断发展的结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凤阳“大包干”制度经历了由“包干到组”到“包干到户”的演进,也见证了20世纪60年代安徽“责任田”制度的新生。在此过程中,农民的自主行为与国家的干预措施相竞合,构建起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并行的双轨改革机制,实现了凤阳“大包干”的制度生成。  相似文献   
17.
秦海 《领导文萃》2007,(9):106-107
曾看到一篇文章,回忆改革之初,农村包产到户的情况。这是万里当安徽省委书记时首先从凤阳开始的。一些省很快跟了上来,一些省的领导却在观望。他们所以观望,并非对包产到户能不能解放生产力、能不能提高生产、能不能增加粮食产量、受不受农民欢迎拿不准,有怀疑。不是的。对此他们心里也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18.
正吴姓源自周太子的儿子秦柏被封于吴地,其子孙便以封地为姓。吴姓属地是延陵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武进县。后迁至安徽凤阳临淮镇,老祖吴迁是元末隐士。二世祖吴贵明跟随常遇春起兵,后归附朱元璋,因战功被封为永平(今承德市滦平县)百户,生四子:宽、  相似文献   
19.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地的争论,主要是凤阳说与盱眙说之争。凤阳说即钟离之东乡说,它不仅以朱元璋的文字记载和口头表述为依据,而且有许多旁证,因而为明清官方编撰的实录、正史和私家撰写的绝大部分史书所采纳。盱眙说出现于朱元璋去世之后,依据的是民间流行的圣瑞传闻,不仅荒诞无稽,而且各种传说彼此9牾,漏洞百出。最近安徽的学者经多方考证与实地考察,认定元末的钟离东乡,在现今的地名为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燃灯社区金桥村,使凤阳说得到了确证。  相似文献   
20.
由于生态、历史发展背景的差异,中国各地社会文化呈现高度纷杂多样,历代文人、官吏以种种外显的区域特质,或想象的文化表征,形构出各地“区域性格”,这些文本也成为局外人( outsider )建构他者( the others )的基础。清代描绘凤阳地域与人群的各类文本建构了特定地区的地理空间想象,同时也塑造了“凤阳丐者”这一人群的地理想象。从想象的区域性格到心理上根深蒂固的次族群差异,最终形成难以抹灭的区域与特定人群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