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72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91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435篇
社会学   68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我国城市房地产转让登记制度从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房地产交易双方去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登记,维护了交易安全,并有效地维护了房地产管理机关的权威,但这一制度亦存在着登记请求权无从产生和导致无法追究有过错一方的民事责任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2.
股权转让合同属于典型的营利性商事合同,是我们观察民法商法关系的重要窗口。股权转让合同有参照适用瑕疵担保责任等买卖合同法律规则的可能,但对分期付款买卖合同中的法定解除权,则要慎重参照,以免不合宜地等量齐观,但也非完全没有参照适用分期付款买卖合同法定解除权制度的可能。股权转让合同有参照适用所有权善意取得规则的可能,但须作类型细分和必要的变通调适。《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7条、第25条和第27条过于扩大了股权善意取得规则的适用范围,宜结合股权变动模式特殊性和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作必要的目的性限缩解释。法律或者公司章程也会对股权转让作特殊限制,股权转让合同类似于但又有别于买卖合同。股权转让合同的法律适用方法和漏洞填补方法展现出民法在商法漏洞填补过程中参照适用的谦逊态度,而非补充适用的兜底大包大揽。  相似文献   
103.
股权转让蕴含多重社会关系,涉及的法律调整极为复杂,由此导致此类纠纷成为司法裁判中的一大难题。民法中的传统财产权规则与公司法中的外观主义规则之间的冲突是导致这一难题最为主要的制度性原因,二者在股权性质界定、股权归属判定和股权变动判定上都存在明显冲突。法官在股权转让纠纷裁判中的认知差异正是这些冲突对实践产生影响的直观反映。相应的协调路径既需要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民事审判与商事审判在司法理念与规则运用上的区别,也需要在相应的制度设计上注重对民商事规则的衔接与协调。  相似文献   
104.
中国学生出国留学,1949年之前主要有政府出资和家庭出资2种形式,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以政府出资为主,1978—2000年有国家、单位公派和自费留学3种形式,而当前自费留学井喷式增长,无论家庭经济状况如何,都有一种强烈的留学愿望。自费留学者的家庭类型主要有3种:经商家庭、公务员家庭和工薪家庭。父母选择子女出国留学的心理主要有4种类型:一是希望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二是为了子女回国后有更好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盲目从众攀比;四是希望通过出国留学增加在该国就业的机会,进而实现移民的目的。出国留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促进中国留学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首先,父母应对孩子出国学习的必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评估,期望值不能与现实脱节;其次,父母在决定送子女出国留学前应充分考虑到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再次,父母应根据孩子所学的专业特点来确定是否有必要出国留学。因此,在对待子女出国留学问题上,父母应秉持理性的态度,选择一种最恰当从而最正确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05.
从最初的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一枝独秀,到今天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遍地开花,对其的处置方式也由从最初的单一的政策性剥离到今天多种手段较为成熟的商业化运作,中国的不良债权资产的处置清收工作已经走过十个年头。资产公司从无到有,配套法律法规从零到慢慢不断健全,不良债权处置工作的探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具体操作中,因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参差不齐,导致具体处置中出现不同结果。本文结合笔者自身自身的实践经验,从微观角度对不良金融债权转让中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力争对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6.
《民法典》第406条第2款中“可能损害抵押权”的抽象表述致使其认定标准不明,存在授权式法律漏洞。既往之司法裁判对其认定主要存在三种标准:转让行为本身有损抵押权、转让行为违反禁止让与特约、转让抵押财产未通知抵押权人。但在解释论层面均存在无法消弭的解释障碍。合理之认定方式在于,构造出抵押权的行使与抵押权受偿范围的基本框架,对可能损害抵押权这一要件进行要素化解构,提取抵押权实现成本与担保权益范围的比例性、抵押权追及力的限度、抵押权的受偿范围等弹性化的评价要素。抵押权损害风险的认定应自两个层次展开:一是抵押权的行使障碍,表现为抵押权追及力消灭与抵押权追及力受阻;二是抵押权的受偿范围减损,表现为抵押财产价值严重减损以及抵押财产以无偿或不合理低价的方式转让。  相似文献   
107.
沈惠光 《老年世界》2010,(13):15-16
母亲为女儿出资购房 田雯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2006年,经人介绍,她认识了周健,两人见面后感觉很投缘。 相恋一年后,田雯和周健的感情进入平稳期,购房结婚之事提上了日程。一套价值110万元的房子,两人看后颇为动心,但要支付这笔购房款,对于两个年轻人来说有些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08.
2003年3月,甲镇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征用了本镇乙村耕地10亩,并签定了征地补偿协议。甲镇政府对此块土地进行平整后,兴建了一座化工厂,该化工厂为甲镇所属的乡镇企业,有独立的法人资格。2007年5月,该化工厂破产,厂房一直闲置。  相似文献   
109.
公益性岗位.即由政府出资扶持或社会筹集资金开发符合公共利益的管理类和服务类岗位。主要用于安置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公益性岗位有一定的吸纳就业的功能,但对于整个就业形势的缓解,其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在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使用中,应该遵循科学设置的基本原则。不能为开发而开发,不能无中生有。公益性岗位归根到底是一个工作岗位,要从社会需要出发.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准则。  相似文献   
110.
董事会年度工作报告是指出资企业董事会依法向国资委或股东(大)会报告的本年度履职情况及下年度工作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