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101篇 |
免费 | 576篇 |
国内免费 | 29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290篇 |
劳动科学 | 365篇 |
民族学 | 517篇 |
人才学 | 1399篇 |
人口学 | 340篇 |
丛书文集 | 7616篇 |
理论方法论 | 2349篇 |
综合类 | 19099篇 |
社会学 | 4303篇 |
统计学 | 6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4篇 |
2023年 | 532篇 |
2022年 | 683篇 |
2021年 | 984篇 |
2020年 | 741篇 |
2019年 | 1074篇 |
2018年 | 321篇 |
2017年 | 777篇 |
2016年 | 990篇 |
2015年 | 1405篇 |
2014年 | 2997篇 |
2013年 | 2639篇 |
2012年 | 2938篇 |
2011年 | 3387篇 |
2010年 | 3031篇 |
2009年 | 3165篇 |
2008年 | 3259篇 |
2007年 | 2267篇 |
2006年 | 2082篇 |
2005年 | 2055篇 |
2004年 | 1511篇 |
2003年 | 1547篇 |
2002年 | 1294篇 |
2001年 | 1098篇 |
2000年 | 846篇 |
1999年 | 411篇 |
1998年 | 208篇 |
1997年 | 182篇 |
1996年 | 110篇 |
1995年 | 85篇 |
1994年 | 56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刘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
骈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特有品种。在1912—1919年间,当文人们已经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学幕落花凋的末运,骈文竟有了一次回光近照般的兴盛。这种兴盛和后来所遭到的贬斥,说明骈文确实反映着古典文学的某些被发展到极致的特征。骈文中大量用典体现了中国文人对“时间”的独特感受,并应和了这个时期文学的主题──凭吊。以《玉梨魂》为代表的大量骈文小说的出现,则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特出的风景之一。 相似文献
42.
西部经济发展的生态学模式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世界经济绿化与软化发展趋势等四大背景,西部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生态学视野,实现以绿色产业为支柱、以知识经济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以观念转变为动力,形成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生态学模式。 相似文献
43.
44.
杨安邦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3,(1):61-64
德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德育放在师专教育的首位,这是师专办学中的一条基本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人所应有的共识。近几年来,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和尝试,探索和改革,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了新的转机,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要使德育的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切实保证德育教育的效果,增强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5.
孙迎光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96,(4)
《大学》“间架”就是“大学之道”。它以修身为本,以八目为环节,以至善为目标,构成了儒家纲目结合、知行统一的德育模式。在新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对《大学》“间架”加以批判地改造,一方面,吸取《大学》“间架”中修身为本、慎独、知行统一等合理成分。在德育中坚持知行统一,深化行这一环节,使修身与家、国、天下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剔除《大学》“间架”中封建主义、唯心主义因素,打破其内圣外王的封闭的德育模式,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立起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组成的立体动态的现代德育模式,并遵循实践第一的原则,使该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6.
综合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面对21世纪的到来,教育只有面向未来,改革旧的人才培养模式,从重视道德建设、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加强文理学科间的渗透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加强工作,才能造就出全面发展的中高级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7.
高等教育改革、“211”工程的启动、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的建设以及英特网的发展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改革与发展的机遇,也是对高校图书馆的一场挑战。本文就怎样发挥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优势,实现开放的信息服务模式,开创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工作的新局面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48.
嵇晓萍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8,(1)
本文从权力意志主义、超人的理想模式、重新估价一切价值这三方面阐述了尼采思想的主要观点。文章认为:尼采的哲学和叔本华的哲学相似之处是从批判康德哲学开始的,但尼采改变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说”,提出了“权利意志说”,并强调重新估价一切价值是尼采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贯穿于他的全部成熟著作中的一个主题。文章对尼采哲学思想中的消极成分和糟粕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49.
陈爱军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4)
直觉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之一。本文通过对这一思维方式的历史考察,探究其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原因,即本体论原因;并通过对中西直觉思维的比较,研究中国直觉思维的特质,同时对中国哲学的直觉思维的当代认识论意义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