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90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以北京市民问卷调查的结果 ,详细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服装消费出行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其特征 ,建立了服装消费出行半径与服装消费额关系的一般变化模式 ,并分别对城市服装商业企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经营管理和区位选择的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皖南山区旅游扶贫效率接近中等水平,区域差异大但呈波状缩小趋势。现阶段,旅游扶贫的主要支撑为规模效率,快速的旅游发展、不断扩大的旅游业规模是提升旅游扶贫效率的有效途径。技术进步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波动的主要因素,旅游体制机制、旅游模式创新是进一步提高其扶贫效率的核心路径。旅游扶贫效率由"局部突出,环线梯度"的点状格局向"四周连片,中部塌陷"的漏斗状格局演化,旅游产业出现外溢。为提升区域旅游扶贫效率,应根据潜力期、朝阳期、黄金期、夕阳期不同的效率形态类型,实施精准的旅游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13.
14.
兵团是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久治安的重要力量,履行维稳戍边职能、实现经济发展目标需要以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均衡、分布合理的人口为基础。2000—2017年兵团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口老龄化、人口城乡分布、产业就业分布与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收入水平和国内外贸易关联度很高;人口发展系统与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度呈现出由较快上升到相对平稳状态;各师人口发展系统与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度空间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现先扩大后逐步缩小的变化趋势;北疆兵团两系统耦合度要优于南疆。该文提出采取优化人口社会环境,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人口,优化人口吸纳政策,加强人口教育培训,加快城镇化建设,优化南疆兵团人口结构等政策措施来加强兵团人口集聚,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和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城镇体系中的核心城市,其文化产业集聚特征及空间分异格局是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制定针对性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研究以中部地区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市为例,运用区位熵综合指数和产业集中度指标测度分析了2015—2017年武汉市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及特征,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其空间分异格局。结果表明:武汉市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已具有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主要集中分布在武昌区、洪山区、江岸区和汉南区;武汉市文化产业在空间分布上整体具有较强的空间负相关性,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局部空间格局以"低-高"型空间集聚类型为主,且空间结构稳定性较强,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居住空间是城市社会空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大规模扩展,城市居住空间的结构分异已然成为不争的客观事实.通过对杭州市商品住宅面积、类型和价格分异的讨论,勾勒出目前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分异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透过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来探究居住空间结构分异的动力机制,以便提供一些居住融合的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旧城改造对于塑造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政府、企业和市民这三个主体的相互作用来体现。不同主体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不同,使得不同社会群体在城市不同空间范围内聚集,从而导致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在运用因子生态分析法界定2000年武汉市社会空间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不同主体对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对办事人员聚集区、外来人口聚集区、离退休人员聚集区、人口快速增长区的形成产生显著影响;企业对离退休人员聚集区、人口快速增长区和农业人口聚集区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市民则对办事人员聚集区、离退休人员聚集区、人口快速增长区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这反映了旧城改造过程中政府为主导、企业和市民有限参与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19.
居住空间是城市社会空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大规模扩展,城市居住空间的结构分异已然成为不争的客观事实。通过对杭州市商品住宅面积、类型和价格分异的讨论,勾勒出目前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分异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透过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来探究居住空间结构分异的动力机制,以便提供一些居住融合的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博物馆、体育馆和展览馆空间分布现状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指出:北京市这三类文化设施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南北、内外和城区间差异;同时,年龄、收入、家庭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等是影响文化设施利用的非空间因素。在空间因素和非空间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文化设施利用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特征和不平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地区居民在享受文化设施过程中的不平等性,以及较为明显的供求不匹配现象。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北京市文化设施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