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90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科技强国战略背景下,创新质量与创新生境的同频共振成为区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前提和重要基础,是粤港澳大湾区激发城市群创新活力、打造世界级创新经济湾区的核心抓手。基于熵权TOPSIS、耦合协调模型、ESDA、地理探测器、GWR等方法,探索大湾区创新“质量—生境”系统耦合协调关系的空间分异特征及驱动机制,以期在新一轮全球科技与产业革命中,为粤港澳大湾区在特殊格局下寻求政策制度的创新和突破提供新思路。研究发现:第一,粤港澳大湾区呈现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向周围辐射创新影响的发展模式,创新生境的空间分布最为均衡。基本协调状态的城市分布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沿线,是区域创新的优势空间,而中度失调的城市存在区域锁定。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正向自相关显著,珠海、中山、江门位于低值集聚区。第二,所有维度因子均显著驱动耦合协调发展,且交互作用后的解释程度得到不同程度提升。不同城市的耦合协调状态对各因素的反馈效应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第三,广深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在研发、经济、人力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在广州优势价值链资源的直接辐射及高值区域集聚效应影响下,邻近城市各要素驱动效用显著。而边缘城市受...  相似文献   
42.
朱静宜 《城市观察》2015,(5):98-107
通过对上海开埠以来居住空间的发展变迁与居住空间的获取机制进行梳理,提出居住空间的获取中存在准入机制、基本收获与附加收获等相互作用的因素,说明居住空间分异一直是社会分层情况的体现,而在今天,居住分异反过来加深了社会的分层,原因在于准入机制与附加收获之间形成了封闭的联系,即主要的准入机制包括支付能力与户籍所有,都直接或间接受到作为附加收获的教育资源的获取的影响,因此未来的城市规划与城市政策制定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于在教育资源较为匮乏的情况下保障个人平等获取教育资源的权利。  相似文献   
43.
围绕解决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专家学者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大多侧重解决居者有其屋的现实层面问题,对于背后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上,必须树立新思路,拿出新举措。  相似文献   
44.
长三角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问题,一直引起广泛关注。然而由于未能准确把握实际状况,在研讨中常常会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本文试图对过去15年中长三角的发展做一个尽可能客观的简要描述,并据此对相关的政策选择提出一些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45.
46.
市场转型背景下南京市的住房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依托2005年南京市的千户调查数据,检验不同性质、不同特征家庭的住房分异。文章指出,2000年以来南京市住房的社会分异现象十分显著,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仍然存在,某些制度性因素弱化的同时,户口、单位等制度性因素的作用持续而重要;市场因素对于住房分异的决定作用同样显著,主要体现在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住房差别。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属性群体之间的住房差异十分明显,而相同属性群体内部的住房差异更为显著,这一现象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47.
刘传明 《中国人口科学》2022,(2):99-111+128
文章利用2000~2019年城市创新创业能力指数,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对八大综合经济区创新创业能力的地区差距进行分解,并采用变异系数法揭示σ收敛特征,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对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2000~2019年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创新创业能力的总体地区差距逐渐下降,这说明创新创业能力的区域差异呈逐渐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导致创新创业能力差异的主要来源。(2)大西北经济区内部创新创业能力的差异最大;东部沿海经济区内部创新创业能力的区域差异最小。(3)空间溢出效应在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空间因素的引入能有效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向更高水平转移的概率。(4)北部沿海、东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大西南、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创新创业能力呈σ收敛趋势,而东北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经济区不存在σ收敛趋势,创新创业能力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  相似文献   
48.
<正>面对当前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下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以缓解居民住房难问题。目前,保障房多以集中建设为主,在国家政策促进下,各地先后公布了住房保障规划,集中新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主题的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的保障性住房解决了很多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但贫困居民过分集中也产生了诸多社会、经济问题。本文以部分城市为例,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49.
经济集聚机理的尺度分异整合及其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活动空间集聚是有尺度之分的。文章从企业—厂商、产业—行业和区域—地带三个尺度研究了经济活动空间集聚,认为在企业—厂商尺度上,空间集聚特点是企业增长和空间扩张,作用机理是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在产业—行业尺度上,空间集聚特点是企业的空间邻近性,作用机理是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在区域—地带尺度上,空间集聚特点是产业的区域复合,作用机理是区域外部规模经济。在此基础上,文章论述了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不同尺度作用机理的内在统一性及其理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