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11篇
人才学   13篇
丛书文集   180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600篇
社会学   60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传说时代的古代帝王被赋予了贯通天地鬼神的世袭神性,来证明统治的合法性和神圣性.“绝地天通”是上古信仰领域的重大事件,标志着巫现沟通天地的本领为统治者所独占,原始普泛性的巫术文化发展为祭司文化;以天地鬼神崇拜为代表的郊祀庙享成为夏商周三代以来“国家宗教”的核心,包括天帝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及相应仪轨,而根植于血缘宗法观念之上的祖先崇拜更具有现实功利性.汉—唐国家祭祀制度受到原始巫教、谶纬神学、佛道二教的深刻影响.诗歌与乐舞为上古祀神仪式中最富有艺术性的部分,承担着“通天地”的使命,《诗经·周颂》大部分为“史巫祝宗”之辞,为仪式用语.上古时代形成的国家祭祀形态对汉—唐国家宗教的确立与沿续具有规定性和约束力,郊庙歌辞与乐舞一起服务于降神、娱神的需要.  相似文献   
52.
三月杏花节,漫步园林间。鸟歌虫鸣花妍,绿柳泛轻娴。犹有倩女靓男,笑语惊赞巨笔,百里展长卷。花海迷归路,不知日西斜。  相似文献   
53.
周伟 《社区》2013,(26):9-9
真不敢相信眼前就是那条著名的河。它看上去和闽、浙、赣、皖山区的其他小河并无二致,连竹筏上被烧灼的痕迹也像是出自同一堆篝火。但这就是秋浦河——李白在这里写下了《秋浦歌》十七首,中国罕有其他地方与这位大诗人联系得如此紧密。  相似文献   
54.
水族双歌是水族人在生产、生活中创作、演唱、传承的歌谣,反映了水族民间信仰中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巫术崇拜,折射出水族文化的厚重感与多元化。  相似文献   
55.
《石鼓歌》为韩愈七古名篇,前人多所评赞,然对于其主旨的分析把握稍显隔膜;《归朝欢.题赵晋臣敷文积翠岩》是辛弃疾咏物名篇,该词不仅多处化用韩愈《石鼓歌》诗句,而且立意构思、主题思想也皆从韩愈《石鼓歌》脱化而来。从辛弃疾《归朝欢》我们可更清晰地把握韩愈《石鼓歌》之"诗心"。  相似文献   
56.
托尼·莫里森是世界上第一位荣膺诺贝尔文学巨莫的非裔美国作家.她的作品不仅具有黑人传道士布道或黑人音乐的那种震撼人心的魅力,还兼具现代文学的抽象、魔幻和社会政治功能等特征.通过对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男女角色的分析,探讨莫里森对性别歧视、女权运动、民族文化的生存和两性关系问题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57.
任何一种艺术的萌生都有其文化基因(艺术本源的基本因子).它的变革发展--形态的塑造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受持定的历史条件、社会观念、自然环境、文明程度所制约.可见,千姿百态的艺术均是某种特定社会的产物.侗族大歌多声形式孕育于"原始耶"和唱事言理的"古歌"之中;"以歌传文"创造了大歌声多的初期形态;鼓楼的歌唱活动,促进了大歌多声艺术的发展成型.  相似文献   
58.
西曲歌绝大多数为情歌,既写商人与多情女的离别之情,也写农村青年男女清新自然的爱情,既描绘节俗中男女一起歌舞的欢快之情,也直接描绘两情相悦,男欢女爱之情。西曲歌写情的手法多样,内涵丰富,较之吴歌,有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审美差异。其原因在于当时南北文化的融合,使西曲歌中杂有中原曲调,又因荆、郢、樊、邓远离中央,与北方胡人边境相接,人口杂居之地,人文环境受到北方文化的影响有关。但吴歌西曲尚情的总体风貌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59.
苗族古歌(也称苗族史诗)在苗族的历史进程中产生过重要影响。以往学界关注到了苗族民间艺人口述中的"歌花"与"歌骨"现象,并将之作为民间歌手的习艺方式进行了系统的讨论,但对其中隐含的古歌传承规律没有作更深入的阐述,也未将之上升到民间文学"稳定性"与"变异性"这一理论层面进行辨析,大都停留在简单的描述层面上,往往仅介绍古歌传承中存在着这一现象,也没有进一步从学理上进行理论抽绎。本文旨在对苗族古歌这一民间口头叙事传统进行研究,来分析整部古歌的流传、变异过程,重点论述"歌花"与"歌骨"背后所隐含的古歌的稳定性、变异性特征,以此来对民间口头传承文学中这两大特征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0.
日本古代中世时期,歌论确立并得到长足发展,诗话以诗赋格律为要建构起诗论,世阿弥演艺系统总结确立了日本能乐论。古代中世是日本文论形成、发展、确立的时期,此时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渗透之下,日本文论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