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62篇
  免费   606篇
  国内免费   177篇
管理学   1789篇
劳动科学   131篇
民族学   660篇
人才学   619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6670篇
理论方法论   1073篇
综合类   17712篇
社会学   1913篇
统计学   159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288篇
  2021年   409篇
  2020年   435篇
  2019年   475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398篇
  2016年   544篇
  2015年   910篇
  2014年   1659篇
  2013年   1544篇
  2012年   1913篇
  2011年   2162篇
  2010年   2064篇
  2009年   2358篇
  2008年   2582篇
  2007年   1991篇
  2006年   1671篇
  2005年   1638篇
  2004年   1444篇
  2003年   1327篇
  2002年   1249篇
  2001年   1033篇
  2000年   781篇
  1999年   414篇
  1998年   255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犯罪标签理论是西方犯罪学中重要的学说之一。它认为 ,人的行为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内在性质 ,而是取决于社会解释方式 ,即社会将这些行为称作什么以及由这些称呼所包含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个体对这种称谓的反应。个人犯罪就是社会对行为人贴上了标签的结果。这一理论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基于该理论思考我国的刑事法治建设 ,做到洋为中用 ,期望对我国刑事法学和刑事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92.
论母语与“半母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是人在幼年时期主要通过模仿而掌握的语言.母语可以是本族语也可以是外族语;母语可以是一种或几种语言.人在幼年时期没有掌握的语言属于非母语.某些情况下母语与非母语之间存在中间状态即"半母语"状态.  相似文献   
993.
语言学作为一种对语言的结构、作用方式与历史发展进行研究的学科,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语言学的发展与哲学的发展紧密相联.实证主义哲学的发展推动了实验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 20世纪初经验主义哲学的盛行推动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重新兴起,带来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语言学的产生;而现代兴起的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以及有关语义学、语用学等新兴语言学流派的兴起,都与当时哲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994.
论汉赋对文学自觉进程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文学的自觉,经历了文字自觉、语言自觉与文学自觉三个历程。汉赋则是语言自觉的最高表现形式。它以反政教、反朴野的艺术精神,在审美追求中,完成了文学由奴婢地位走向独立自由的巨大进步。对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关于完善我国紧急状态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紧急状态立法,不仅能防止政府在紧急状态时期滥用权力,而且能确保人权在非常时期不受随意侵害,是一个国家紧急状态时期实行法治的基础。本文在分析我国紧急状态立法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构建完备的立法体系和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两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紧急状态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 ,讨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输入的必要性和文化输入的内容  相似文献   
997.
生态伦理观是西方生态哲学思想在环境伦理学中的发散,它经历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向。本文意在通过生态伦理思想的渊源和本质理论,分析当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伦理诉求,在此基础上描述和诠释三江源立法的理念和价值追求,并尝试提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伦理立法的法律回应策略。  相似文献   
998.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处遇——刑事政策视域下的学理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处遇是我国刑法适用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基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主体身份,产生了与之相对称的以教育为主、以惩罚为辅的刑事政策理念,并在刑事立法和刑事解释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中学理解释在弘扬该刑事政策的基础上,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处遇上倡导:对刑法典第17条第2款的解释和适用,应坚守行为说+罪名说的限定方式;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处遇上,预防是刑罚适用的正当化依据,应从刑罚种类的限制性适用、刑罚裁量制度的扩张性适用及刑事和解等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999.
关于我国物权立法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旭霞 《东南学术》2004,(6):151-158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理论,概括了制度的功能,阐述了制度安排与制度"需求-供给"的关系;运用博弈论,考察社会财产权构造的效率,解释财产权制度演进的规律.本文认为,物权制度的功能是物权立法选择的必要条件;需求与供给的平衡趋势以及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契合,是物权制度功能实现的基础;我国物权立法是产生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经过利益主体多次博弈的相对均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可能面临恐怖袭击的威胁。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防恐建设以及面临的防恐形势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我国轨道交通防恐立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这对于关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防恐对策研究,特别是积极呼吁并加快相关立法进程以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