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0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192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3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61篇
理论方法论   111篇
综合类   1533篇
社会学   105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民意自古以来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法律的运行,被认为是评定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的双重标尺。在罪刑法定的刑法基调下,民意在司法运行中陷入了困境,这一切主要是源于我国所构建的封闭的刑法理论体系。鉴于司法机关传统的“独白式”刑法解释论,民意的理性引导和适当的介入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2.
根据犯罪侵权后果的二重性,以博弈论理论审视我国公诉法律制度,其存在对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失衡问题,突出表现在诉讼地位、立撤案程序、定罪量刑程序、刑罚执行程序、司法救助等五个方面.究其因,在于立法理念上仍受限于国家追诉主义影响以及对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理论准备与实证分析还不足够等因素.为改变公诉制度存在的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失衡情况,文章提出了建立均衡保护的理念要赋予被害人以充分的博弈机会;在控、辩、裁“三方构造”的刑事诉讼模式下,改变被害人权利“被代表”的地位,使之成为诉讼构造因子,建立起刑事诉讼的“3+1”构造模式等,进而指出在赋权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证受害人权利的限度问题.  相似文献   
83.
我国发达地区法院系统率先试行刑事和解制度,引发了对该制度公平性和合理性的广泛争议。刑事和解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的一种刑事思潮,体现了刑事诉讼价值的多元化趋势,并且在很多国家已经成功的制度化,成为刑事诉讼程序外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机制。结合我国当前司法现状和基本国情,在一些现有的法律制度中融入刑事和解制度基本的"和解"和"恢复正义"的精神,有利于弥补我国刑事法律制度体系的不足,促进司法和谐。  相似文献   
84.
作为刑事被告人人权保障的一个方面,现代法治国家普遍尊重并在不同程度上赋予了被告人以程序选择权--即在法定范围内,被告人有权依自己的意愿选择刑事诉讼的有关程序及与程序有关的事项,具体如对审判程序的选择和对审判方式的选择.虽然程序选择权未被表述为被告人最基本、最重要的诉讼权利,但因其有着广泛的理论依据从而具备了存在和发展的正当性,故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也应当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5.
对刑罚意义的不同理解以及对刑罚目的的不同追求直接决定着刑事制裁方式的选择。刑罚的目的是通过加重犯罪所需要的成本来制止犯罪,从而得到最佳的刑罚效益。在刑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如何选择有效的刑事制裁方式,以最合理、最小量的刑罚成本投入,最大限度获取刑罚效益,始终是一个难题。从刑罚经济分析的角度,研究犯罪与刑罚的关系,有助于实现刑罚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刑事司法活动成本减少、效益增大,进而更好地惩治犯罪与预防犯罪。  相似文献   
86.
邵小平 《江淮论坛》2011,(4):112-117
著作权的刑事保护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辩证统一。著作权刑事强保护和弱保护的政策选择,既要考虑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又要考虑我国国情,纯粹的强保护或绝对的弱保护都不是著作权刑事法律保护制度的最佳选择。单纯地降低刑事门槛,只是治表,并不能阻止西方国家对我们的责难。著作权刑事保护门槛要既符合国际条约的最低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本国利益。  相似文献   
87.
刑事技术,亦称刑事科学技术,是侦查机关在刑事侦查活动中,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发现、记录、提取、识别和鉴定与刑事案件有关的各种物证、书证,为侦查、起诉、审判工作提供线索和证据的各种专门技术的总称。笔者从刑事技术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对促进刑事技术工作发展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以此来提高对刑事技术工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88.
《贵州统计》2009,(3):91-91
记者近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了解到,当下颇受一些年轻人“推崇”的信用卡套现行为将被纳人刑事打击范围,央行正配合最高人民法院和检察院研究起草《关于信用卡套现及其他信用卡犯罪适用问题的司法解释》,意在打击非法信用卡中介、遏制银行卡套现行为。  相似文献   
89.
"严打"刑事政策已在我国施行20多年,尽管其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但它仍然受到人们的重视.从文化角度来说,人们所持的犯罪观是"严打"刑事政策出台并盛行的基础.只要人们的犯罪观不发生改变,"严打"刑事政策将在惩罚、抗击犯罪活动中继续扮演主角.  相似文献   
90.
网络空间适用何种刑事管辖权,理论界主要有"网络空间独立属性论"和"传统管辖理论的扩张适用论"两类观点,后者兼顾法的稳定性和网络空间、网络犯罪的特殊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解决网络刑事管辖权面临的困境和冲突,需要在现有的制度体系内,对属地管辖原则、属人管辖原则、保护性管辖原则进行适度调适,并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明确网络犯罪地等内涵。在此基础上,加强国际司法协作,化解国家间的刑事管辖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