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4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202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37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937篇
理论方法论   113篇
综合类   1633篇
社会学   119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31.
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当下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贯彻该制度时不仅应追求效率价值,还需要强调当事人权利的保护。我国现行立法中与认罪认罚相关的程序对于被追诉人的权利较为重视,对被害人的保护则明显存在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不过,在完善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同时,不应忽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价值诉求及其冲突,应该努力实现多元价值的平衡兼顾。在价值权衡的基础上,被害人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获得赔偿权以及救济权等底限权利理当得到尊重。  相似文献   
132.
附条件逮捕发端于司法实践,对协调办案需要和人权保障意义重大。但各地运行状况并不统一,学界也存在着一定的理论争议。对此可以从文本认同、理论认同和感情认同三个角度加以探讨,既指出理论质疑,也阐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改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3.
刑事立案监督是检察院对刑事案件立案行使监督权的重要体现,是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院的一项重要的法律监督职能,虽然新刑诉法对刑事立案监督做了一定的修改,但是该项制度由于起步晚,在法律实施和司法实践中缺乏经验和缺少相关制度的配合,导致其在保证司法秩序,维护司法权威,保障人权方面还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刑事立案监督制度现存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建议,寄望我国刑事立案监督制度不断发展,并在保障人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4.
张锋 《决策探索》2009,(12):55-56
刑事和解制度来源于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和解尝试方案。那时,加拿大安大略省基秦拿县发生了一起破坏艺术作品的犯罪案件。鉴于两名犯罪嫌疑人都比较年轻,该县一名了解案件具体情况的缓刑官员说服了本案法官,同意让两位年轻的犯罪嫌疑人与所有被害人见面,两位年轻人当面承认自己的罪行,诚恳赔礼道歉,并对造成的所有损失给予经济赔偿,得到了受害人的谅解,一致同意对其从宽处理,法官最后决定对两名年轻人宣布判处缓刑。这种解决方式后来逐步演变为刑事和解制度,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拥有1200多个“被害人——加害人”和解项目,其中美国和欧洲占75%。  相似文献   
135.
随着现代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法学理论界与实务界都普遍意识到:检察机关刑事执法与行政执法虽分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力范畴,但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任务面前,两者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进行有机衔接,以发挥权力的共同治理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检察机关刑事执法与行政执法的相互衔接,积极构建比较完善的衔接机制,从而形成一套规范有序、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执法体系和社会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36.
对我国公安机关的两种行为——行政行为与刑事司法行为进行了分析、比较。公安机关在实践中由于滥用刑事司法权 ,导致刑事司法行为和行政行为难以界定 ,这给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带来困难。针对这种状况 ,提出了界定我国公安机关的行政行为与刑事司法行为的标准 ,并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这一问题的规定作出评析  相似文献   
137.
律师的权利,是律师依法独立执业的基本保障。律师只有享有法律赋予的必要的、充分的执业权利,其“保护人权、实现社会正义”的职业使命才有可能实现。尽管我国现有立法中对律师的权利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但由于立法规定的简略、笼统或不适当,导致律师的阅卷权、会见权、调查取证权这些重要的权利在适用过程中阻力重重。必须在立法上完善我国律师的阅卷权、会见权、调查取证权,使我国律师在法律上获得充分的权利,以维护律师的执业形象,促进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8.
现行《公司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立法模式偏重参照大陆法系陈IIS公司制度,没有吸收英美法系先进现代公司制度:立法宗旨偏重对公司的行政管理、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没有体现为公司提供健全民事法律制度.保障并鼓励公司向上发展的宗旨:立法内容偏重粗线条规定,缺乏现实操作性,公司治理中出现的问题找不到具体的法律规定来解决。自我国加入WTO后,要求全面修改《公司法》的呼声更加一浪高过一浪,全国人大顺应民意,已将《公司法》修改列入今年的立法计划。本文通过一个个公司治理中呈现的鲜活案例。就公司治理急需设立的民事法律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9.
论刑事证据的法律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刑事证据的“种类”、“分类”之称谓进行辨析,认为两者实质含义一致,进而提出采 用“法律上的分类”与“理论上的分类”的观点。作者立足我国刑事证据的立法分类,分析其规定不足, 建议重新分类,特别指出刑事证据分类应注视一、二审的转化问题和与今后将建立的证据规则相衔接 问题。  相似文献   
140.
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现行的证据制度的学习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推动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