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4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202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37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937篇
理论方法论   113篇
综合类   1633篇
社会学   119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刑法应当取消著作权犯罪的"营利目的"要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刑法将“以营利为目的”设置为侵犯著作权犯罪的主观归责条件,存在着立法指导思想偏颇,刑法条款之间、刑法与行政法规之间矛盾,司法补救功能无从发挥等系列问题。侵犯著作权犯罪不要求具备营利目的,已成为国际领域的立法趋势,也是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的最低义务。但在具体修改时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使我们的刑法立法更加科学、合理、公正。  相似文献   
992.
就审理而言,刑事再审程序在再审的管辖、再审的审级、再审的审理方式以及再审的改判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对 如何完善刑事再审程序,文章从上述四个方面提出了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993.
本位观包括家本位、国本位两种 ,它的发展脉络是先家后国、家国一体 ,缺少个体关怀。由此形成的法律文化表现了集团本位和义务本位 ,漠视权利的存在与主张 ,法律文化的刑事性和道德性突出 ,以致我们今天的法制建设缺失一种制度运行的环境。研究本位观 ,就是解析制度运行的环境 ,以求深化对法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994.
西方国家被害人过错的刑法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西方学者研究发现一些犯罪中被害人是存有过错的 ,对于被害人过错的刑法意义 ,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认为被害人过错导致被害人应分担责任 ;二是认为被害人过错导致犯罪人的应受谴责性降低。按照第一种观点会得出被害人要承担刑事责任的结论 ,这是不妥当的 ,比较而言 ,第二种观点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95.
刑事讯问与保卫干部的心理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基层保卫工作的实际出发,通过对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进行传唤讯问过程的剖析,着重研究保卫干部的心理品质和讯问战术技巧,从而揭示出保卫干部具备良好心理品质在整个刑事讯问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这一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996.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虽确定了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当事人的主体地位,但没有赋予其上诉权。本文认为被害人上诉权具有纠错、防错功能,安抚、说服功能,平衡利益关系功能.保障司法终局性和权威性功能以及维护司法统一适用等功能,被害人上诉权的功能决定了赋予被害人上诉权之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7.
恢复性司法作为刑事法学中的一个新命题,以其全新的理念和良好的实际效果,在西方乃至全世界得到广泛认可。它倡导的犯罪人、受害者和社区之间的协商对话机制,体现了司法正义中越来越多的人本原则,也有利于被破坏的社会关系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8.
隋晶秋 《求是学刊》2002,29(6):84-88
辩护权是国家赋予被告人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手段。指定辩护是人民法院对一些特定情况下的案件或者某些特殊被告人当他们自己没有委托辩护人时 ,而为他们指定辩护人 ,出庭辩护。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指定辩护的适用范围及承担指定辩护的人均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这一制度的贯彻执行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法制不断健全的进程中 ,完善指定辩护制度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9.
确立刑事判例制度,要求我们必须在肯定现有法律模式和价值的同时,重新审视刑事判例的法渊地位,本文分别从我国现行法律体制与法律多元理论两个方面对刑事判例的法渊地位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作者认为对刑事判例法渊地位的认识应当全面,既要考虑到在我国现行法律体制下刑事判例不可能具有法渊地位这种实然状态,又要考虑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多元思维的成熟,刑事判例应当逐步具有法渊地位这种应然状态.  相似文献   
1000.
论“刑法的刑事政策化”思想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法的刑事政策化已经成为当今我国刑法学发展的大趋势,它实际上是对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刑事政策发展演变过程的概括总结。我国刑事立法整体上已经体现了这一思想,但是,在具体的刑法适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就借鉴和发展“刑法的刑事政策化”思想而言,当务之急是总结和分析现代刑事政策学的研究成果,将其融会贯通到我们的刑法适用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