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屈原的《九章》是考见屈子行事始终和心灵轨迹的重要篇章,值得深入研究。现当代学者刘永济等认为,汉朝的扬雄、刘向所见到的屈原创作的《九章》只有前五篇,《思美人》以下四篇皆非屈子之作。然通过对汉朝《楚辞》的传播和版本情况的考察,可以发现扬雄所见版本可能与今本不同;即使与今本相同,即使扬雄只模仿前五篇,也不能证明后四篇就是伪作。而刘向《七叹》中的"犹未殚于《九章》",只要联系上下文来正确理解,就会发现其根本就不是说《九章》有没有写完的问题,而是说在《九章》中也未能殚尽(全部排解掉)"心纷结""烦错"和"志纡郁"。种种证据都说明汉朝学者根本就没有怀疑《九章》非屈原之作。  相似文献   
42.
〗《礼记·乐记》作者历来众说纷纭,有子夏、公孙尼子、刘德、刘向诸说,近代以来争论尤为激烈。《乐记》部分章节与《荀子·乐论》高度相似,于是又有《乐记》抄袭《乐论》和《乐论》抄袭《乐记》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而就现有文献考察,汉人《礼记》绝非《大戴记》和《小戴记》两种,今传本《乐记》则是《小戴记》中所保留之《乐记》,而非刘德等所撰24卷本《王禹记》或刘向校定23卷中秘书本《乐记》一部分。《荀子》之书为刘向所编定,《小戴记》也为刘向所校定,均依据原始文献,未曾篡改。大、小戴之师后仓乃“荀卿之支与余裔”,《乐论》并非荀子手著专论,而是荀子后学记述荀子论乐之语,包括古事与古言,以批判墨子的非乐思想;《乐记》也是荀子后学所记先师论乐之语,以阐述儒家乐学理论,同样包括古事与古言,它们之间同源异流,不存在谁抄袭谁的问题。后人是此非彼,强分轩轾,并无必要。还原《乐论》和《乐记》的成书情况,战国末年的荀子当为始作俑者,而文本写定则是荀子后学所为。将儒家形成系统的乐学理论归功于荀子学派,符合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  相似文献   
43.
论刘向《列女传》的立传标准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强烈的针对性 ,具有讽谏劝谕和匡救时弊的功效和作用 ,全书充溢着一种自觉的政治意识、积极的匡世良言和有为的救世方法 ,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表现出不匪的价值。第三 ,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在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我国古代社会中 ,男尊女卑观念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人们的头脑 ,制肘着人们的思想 ,反映在史学著述中 ,就是轻视和忽略对妇女的著录。综观我国汉代以前的典籍 ,可谓浩繁 ,但载人为主的各体典籍 ,多是记述帝王后妃 ,公侯将相 ,文臣儒士 ,难觅妇女专传专著 ,即使有妇女的记载 ,也是语焉不详或失之片面 ,如《诗》、《书》、《春秋》…  相似文献   
44.
刘向、歆父子校书之分职,与《别录》、《七略》所分六略,除《六艺略》外,一一对应。从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内容的旧六艺,发展为以《易》、《书》、《诗》、《礼》、《乐》、《春秋》为内容的新六艺,孔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六艺略》之得名,正在于对六经教化功能的强调,并体现了刘氏父子对旧王官之学的传承,以及建构郡县制帝国学术体系的努力。  相似文献   
45.
涂晶晶 《学术探索》2012,(8):151-153
我国目录之学历史厚重,源远流长,始自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刘氏父子受命整理皇室藏书工作,最后落实到编撰《别录》、《七略》两部目录学著作。刘氏著作的撰成开启了中国目录学之先声,对后世影响深远,具体表现为开辟校雠学、创建解题式目录、首创图书分类目录、史志目录之源流等,功绩显著。《录》、《略》是今人研究中国古典目录学和目录学史必研习之重要经典。  相似文献   
46.
黄河 《船山学刊》2011,(3):95-98
易学思想是刘向学术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上看,刘向说《易》多取训教之义,不出《易传》义理的范围。而且,作为汉室宗亲,刘向不避猜嫌,顽强地活跃在西汉后期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其易学思想也始终与其政治情怀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7.
刘向是西汉成帝以前几乎所有中国典籍的经眼人和整理者,是中国学术发展的一大枢纽,探讨其治学特点,对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古代学术的特质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其治学特点有五:宽广开阔的治学领域;服务政治的治学宗旨;尊经崇儒的治学倾向;以史为据的治学方法;以类相从的治学思路。  相似文献   
48.
刘向《说苑》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学术价值十分重要,因此整理研析历代文献对《说苑》的评价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正是由此对历代史志及目录、各种文学史和小说史、专著与单篇等进行了疏理与综合.  相似文献   
49.
西汉时期,文学思想尚未独立,但已随着文学创作的发展,依附于社会思潮的文学思想,逐步发展了起来。作为西汉后期的一名博学大儒,刘向亦在继承前代文学观念的基础之上,于其著述中体现了明确的文学思想,对于文学的性质和作用,作了进一步阐释。他还提倡“文学有别于经学”以及妇女文学的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50.
西汉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刘向很重视气节,他的气节观以仁、义为核心,认为成就气节需要经受严峻的考验和付出一定的代价。他丰富和扩展了气节的内涵,首次把忠于国家和民族、为官清廉不贪作为气节来加以歌颂,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他过于重视气节的形式而忽视它的核心内容,对后世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