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4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篇 |
民族学 | 18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90篇 |
理论方法论 | 10篇 |
综合类 | 109篇 |
社会学 | 34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8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非糖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07,(4):53-54
她是土生土长的周庄人。曾经的周庄是苏州昆山市最穷的一个镇,在她之前,周庄没出过一个女书记、女村委会主任、甚至女会计。然而她的走马上任,让这个有着900多年历史的贫穷小镇成了全世界闻名的“中国第一水乡”。2006年该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4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內生产总值达到6.6万元,居昆山市各镇之首。 相似文献
2.
高寿仙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1)
张居正既是一位卓有成效的政治实干家,又是一位独具特色的政治理论家.他认为秦朝推行的严酷政策,是“王道”陷入困境后的必然逻辑结果,又主张“法后王”,提倡“为下不倍”,反对“生今反古”.他的这些政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为了证明“治体用刚”的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必要性.他认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是“振纪纲”,而要“振纪纲”就必须“综核名实”,严禁士大夫聚众讲学,议论朝政.可以说,张居正继承并融贯了儒法两家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技术,形成了一种崇尚实学的实用主义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3.
在讨论"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建构时,论者常常过分关注《新青年》对西方传统的引进,而忽略以中国民俗学探索为基本思路的《歌谣周刊》。以周作人与顾颉刚为首,《歌谣周刊》吸收了赫尔德及德国浪漫主义民俗学影响,从民族传统入手,既为白话文学提供了历史合法性,同时也开辟了西方影响以外的本土新文学资源。经由《歌谣周刊》的探索,周作人与顾颉刚从启蒙与寻根角度分别发展着自己的文化理论,而这两种文化向度也深刻影响着中国新文学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4.
顾颉刚将古史讨论的文章和信函汇集成册出版,并命名其书为<古吏辨>."辨"与"辩"在当时通用为"辨",<古史辨>之"辨"的意图在于辨别古史真伪,并非是一本简单的辩论文集,其实际涵义即为"辨"."古史辨派"自身的"学派"特征并不十分明显,顾颉刚也从来没有将怀疑作为他疑古学说和疑古辨伪研究的终极目标.设若仅以"怀疑"为特征看待"古史辨派"学人.则这样的"古史辨派"者几乎找不出来."古史辨派"作为一个学术思潮确然存在.但是"古史辨派"在现代学术史上更多的是一种学术现象.如果以通常意义上的"学派"概念冠之,可能并不准确和全面. 相似文献
5.
顾颉刚是民国时期边政学潮流中一位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他本是个有着学问嗜好的古史研究者,倡导并参与边政研究,既有其学术旨趣转移和一直关注中华民族前途的内在原因,也有国家时局变迁及个人境遇改变的外在动因。他对边政研究的倡导及对边疆问题的研究,在当时学界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即使不是历史的事实,也必然是未来的目标,这是顾颉刚倡导和参与边政研究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6.
7.
8.
9.
黄正术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258-261
顾颉刚先生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是对古史形成规律的科学阐述,这一理论符合唯物史观的原理和实践;将某些不见于较早古书的说法视为不可靠的后起之说,视为不存在历史素地的"伪史",应是科学的;所谓"走出疑古"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0.
中日两国在史学发展的历程中,都出现过强劲的疑古思潮。中国自古史学遗产丰厚,疑古思想的发展也源远流长,至清代乾嘉时期,有崔述撰著《考信录》,学术成就粲然,对近代日本和中国的疑古学者都产生很大影响。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引进德国兰克的客观主义史学理念,结合中国传入的考据学方法,形成一股近代化的疑古思潮,发展至20世纪20~30年代,形成津田左右吉的"日本神代史抹杀论",中国在同一时期则出现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引发一场学术论辩。由于中日两国具体国情、文化背景和国际政治形势的转变,日本的疑古思潮取得最终胜利,而中国的疑古思潮则被排斥、抑制而失败。分析这种截然不同的后果,可以得出必须清算"二重证据法"给历史学界造成的不良影响、必须确立历史学以求真、求是为第一准则等学术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