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88篇 |
免费 | 78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7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27篇 |
人才学 | 10篇 |
人口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711篇 |
理论方法论 | 124篇 |
综合类 | 1073篇 |
社会学 | 103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103篇 |
2020年 | 96篇 |
2019年 | 56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78篇 |
2014年 | 152篇 |
2013年 | 116篇 |
2012年 | 170篇 |
2011年 | 135篇 |
2010年 | 118篇 |
2009年 | 115篇 |
2008年 | 147篇 |
2007年 | 98篇 |
2006年 | 81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1.
李贵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Z2)
后现代科学的出现,引发了对后现代科学的哲学思考,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转向值得关注。后现代科学哲学的理论渊源是认识论中的整体论和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理论。后现代科学哲学具有反对同一性、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否认真理的存在;摒弃形而上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72.
武侠想像是对现代性焦虑作出的反应。随着现代性的发生,传统社会的解体,中国知识分子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境和身份认同危机,一部分人通过文学之侠的想像,来回应现代性和寻找身份认同。在现代性条件下,金庸武侠小说通过对侠的现代阐释和想像,使自身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位置,呈现出并不寻常的意义:金庸武侠小说由对江湖世界的美化转向对江湖黑暗的批判,表现出现代知识分子社会认同的解构;由对民族大义的歌颂转向对民族主义的破除,表现出对现代政治认同的超越;由对武林义气的肯定转向否定,批判江湖文化,表现出对传统文化认同的超越。金庸的现代武侠小说最终完成了对传统社会认同(江湖世界)、国家(民族主义)、文化(武林义气)的超越和解构。金庸小说的侠之想像是现代性条件下中国知识分子以虚构的方式解决身份认同危机,追寻自我认同的一种文化形式,在更深的层次上,它是一种对抗“存在被遗忘”的拯救性力量,一种想像性的自救力量。 相似文献
73.
叙事分析是如何可能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忠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99-104
自70年代以来叙事分析在社会研究领域中得到了相当的发展。讨论叙事分析这一质性研究的新方法,旨在分析其背后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并发现该种方法与其他质性研究方法的区别。叙事分析重视故事形成的方式,而故事内容却并不构成分析的重点;对叙事方式的注重,使叙事分析更为重视故事的结构,以及该结构对故事意义的影响——故事意义因为结构变化而有新的意涵,同时也更为重视该故事结构所得以形成的脉络因素——微观互动的脉络以及更为宏观的社会历史脉络,从而将微观和宏观领域连接起来,使叙事分析的解释力得到了增强——人们通过叙事建构现实,而所建构的现实,却是在微观和宏观两个领域中型塑的。文中最后部分对叙事分析的效度进行了评论,并揭示了该种方法的模糊之处。 相似文献
74.
王晓华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77-81
20世纪在经济复苏背后,美国印第安社会依然存在低收入、高失业率、持续贫困问题。透过美国印第安农村人口的经济现状,分析了影响印第安经济现状的几大客观因素:地理、人口与受教育状况、就业结构与收入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美联邦福利制度的转向。最后,从社会学的角度入手,认为导致印第安农村人口持久贫困的根源存在于主流社会的排斥机制之中。 相似文献
75.
朱梅光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7-8
作为20世纪80年代确定成型的一种新的史学思潮,新社会文化史的发展方兴未艾,以"语言转向"或"文化转向"为标志,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全面的冲击。各家学者见仁见智,聚讼不已。而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该股思潮的史学实践,根本上来自于对历史意义的寻绎。历史的意义来自于历史的何处?带着这样的疑问,新社会文化史学者开始寻绎意义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76.
李雪梅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81-83
针对当前文学课教学的种种弊端,通过测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探讨英语专业CBI文学教学改革阅读转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7.
在当前的学术话语中,"身体"是一个日益凸显、频率渐高的话题.在关于消费社会和视觉文化的著述中,"身体"成为重要的关注对象,如博德里亚的名著<消费社会>中,即有"最美的消费品:身体"这样非常醒目的一节.西方学者在进行文化研究时也对"身体"本身的研究非常重视.在美学领域中,"身体"也成为一个异军突起的命题.这些理论现象是很应该得到我们关注的,同时,我也认为,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8.
哲学研究的转向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 ,我国哲学研究在研究意识、研究内容、研究趋向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客观变化的需要 ,使之更好地承担起“反映和表达”时代精神、“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的双重使命 ,恢复哲学“爱智”的本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应树立以实践为核心的哲学新观念 ,立足于解决当代社会实践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着眼于对大学生的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79.
《长日留痕》是主人公史蒂文森对个体创伤历史的记忆。他书写了个体创伤所造成的父子爱之痛、两性爱之痛和事业之痛。他的书写还映射了英国管家集体所遭受的创伤。史蒂文森通过写作来揭示伤痛,对个体创伤进行了宣泄,从而减轻了个体伤痛,而且通过“被倾听”一定程度上治疗了创伤。《长日留痕》对个体创伤的关注再现及疗救,表明了石黑一雄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怀,有助于受创伤者建立创伤疗救的希望。 相似文献
80.
郑祥福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8):36-40
继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之后,在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研究过程中出现了"认知转向".奎因的"认识论的自然化"是这个转向的开始,而认知哲学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则是这个转向的基本目标.因此,从语言转向到认知转向,是哲学认识论的形而上研究向科学化研究的转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