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8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167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205篇
人才学   8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11篇
理论方法论   282篇
综合类   3696篇
社会学   459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434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397篇
  2008年   613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81.
中唐诗人戎昱从大历初年回到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幕府中任职,到大历四年前后在澧州刺史府中作幕僚。大历五年冬天,先后游历衡阳、耒阳等地,大历十一年流徙到桂州。建中三年到兴元元年他曾担任辰州刺史,贞元初年,改任浙江东道某州刺史,贞元七年,任虔州刺史。他的晚年颇为凄惨,在颠沛流离的后半生生涯中,创作了不少富于感情色彩的诗作,或述说自己命运的不济,或钟情朝廷,或思念故乡。他的抒情小诗也富于文学情感。  相似文献   
82.
清统一台湾后,康熙消极地防守台湾。到雍正时期才转向积极经营台湾。这是一个重要转折,蓝鼎元是这一转折的积极推动者。在这一转折中,蓝鼎元对台湾海防的地位及设置,台湾经济开发、社会治安、文化教育、少数民族的开发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主张;这些建议和主张,为清王朝制定对台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直接或间接为清统治者所接受;他是从清初统一台湾的施琅到清后期全面振兴台湾的刘铭传之间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在台湾开发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3.
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问世以来,学界咸以为魏晋南北朝小说一如写新闻,并非有意创作。然细阅干宝的生平资料,细阅其《晋纪》、《搜神记序》及《搜神记》却会发现:号曰良史的干宝实爱搜神志怪;在那时就发现小说“难免失实”,划清了与历史散文的界限;其《搜神记》题材采自典籍者多荒诞失实;题材采自现实者实非写实而多虚构。干宝的创作实践了他的小说理论,已开有意为小说之先河,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吴琪拉达是新中国第一个彝族诗人,最能显示他辉煌的是为奴隶解放而唱出的悲歌、战歌和欢歌,诗人把新的人物、新的世界以及新的诗美观带进艺苑,为彝族当代诗歌奠定了坚厚的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85.
作者以诗人的“诗眼”来透视和指陈后现代主义;在此基础上,说明和描述了自己的“第三自然螺旋型架构”理论世界,并以“零度创作”观念、诗人创作思想、时空间造型的统化力及永恒的真理的引力丰富之,从而构筑了诗的立体理论工程。  相似文献   
86.
刘庆邦着眼于我国城乡社会结构的变迁,多年来坚持书写农村题材和普通矿工的平凡生活,新世纪以来创作的“保姆在北京”系列小说则将创作视点转移至进城打工的保姆群体,不变的是他对底层百姓的人道主义关怀及对人性问题的深入思索。不论是城乡交叉地带的煤矿叙事所呈现出的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还是“保姆在北京”系列小说中空间权力对进城乡下女性的规约与限制,都表现出刘庆邦小说明显的空间意识,也体现了他小说创作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87.
《歌德之歌》是丁玲一种特殊心态的产物,至今受到一些非难,我们应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怀人之什”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众多篇什里呈现出丁玲独特而复杂的心态,留下了“一片艳红,几缕馨香”,为新时期散文做出了卓绝的贡献,对它们进行贬抑,绝不是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88.
儒家思想是以政治伦理为特征的。受其影响,文学成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教工具;儒家中庸思想制约着文学的发展,形成了以“中和为美”的审美标准。道家关于“道”的论述,为文学本体论的建立奠定了哲学基础;道家“虚静”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自由翱翔的空间;道家以自然为美的思想开创了以自然质朴为美的审美观。儒道不同的思想决定了中国文学的两种性格,在文学的发展道路上,它们融合互补,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89.
叶燮《原诗》是继《文心雕龙》之后又一部系统性很强的诗论之作,然其所述诗歌本原与创作的论述两相悖违。他的创作论强调“感触起兴”、“克肖自然”,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又前进一步,形成了自具面目的理论系统;但当他进一步阐释这一理论,向诗歌艺术的本原论方向归返和靠近时,却又被“天地备于六经”的陈腐保守思想所拘囿,强调诗歌源于道、又服务于道的观点,因而窒息了他的许多闪光思想  相似文献   
90.
1926年6月,穆木天发表了《写实文学论》,这是继《谭诗》后穆木天的又一篇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文章。它与《谭诗》等一起构建了穆木天的文学批评理论,提出了一种文学的平民精神与贵族精神相结合的文学新范式,这对于孕育着多种发展可能的五四新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