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吕甜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2,(13):48-49
近年来福建省创投行业发展迅速,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福建全省有创业投资企业200余家,已备案的创业投资企业52家,管理资产达50多亿元。 相似文献
62.
张晓丽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
本土创投是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中基力量,通过对本土创投崛起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最后以本土创投中发展较好的达晨创投作为案例总结了其成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3.
“土巴兔”是由80后王国彬创建的集用户、设计师、装修公司、商家于一体的一站式装修平台。用户只要在平台上发布一份装修标书,装修公司、施工、监理、付款均由“土巴兔”帮助搞定,而且户型设计费、预算手续费全部免单。土巴兔以让天下没有烦心的装修为目标,用7年时间打通整个装修行业的链条,累计服务900万家业主家庭,2015年7月,获得58同城、红杉资本、经纬创投机构C轮联合投资2亿美元,一跃成为装修行业的“大咖”。 相似文献
64.
东莞首届公益创投活动的大幕拉开已近两个月,经历了项目征集、入围评审、项目推介、入选评审等阶段。1月初,28个入选实施项目将进入签约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65.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服务,是推动政府职能转移、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能、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从2011年开始,南京市玄武区为满足群众需求,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将公益创投的理念引入到社区服务领域,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66.
“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是我们的既定国策。但要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离不开创业投资的支持。为此,针对高技术产业化的不同阶段,基于中国国情,遵循创业投资的发展规律,分析了当前我国创业投资业存在的矛盾,对我国创业投资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67.
公益创投将企业创投理念和模式应用于社会服务之中,通过竞争择优的市场化方式,为社会组织创新开展的公益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管理支持和技能支持,具有发掘填补社会公共服务缺口和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双重效果,也是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公益事业发展模式。笔者概括了我国公益创投活动的运作模式和发展脉络,对近年来兴起于各地的公益创投实践从参与主体、公益内容和资金使用等角度进行归纳和类比。在此基础上,聚焦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公益创投活动,提炼经验,剖析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8.
发展慈善事业,增强慈善的吸引力和活力,需要慈善模式创新。“公益创投”“微博公益”是慈善模式创新的典型代表。它们正在改写人们从慈善参与主体到慈善参与方式的固化认知,而且体现出当今慈善文化和整个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69.
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创业投资机构合作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实现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孵化器与创投的合作过程中,股权分配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对合作系统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孵化器与创投均衡努力情况下的最优股权分配,并提出相应提升策略,从而促使孵化器与创投通过各种协议、契约结合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合作联盟.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