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6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58篇
管理学   1516篇
劳动科学   202篇
民族学   99篇
人才学   969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131篇
理论方法论   780篇
综合类   4398篇
社会学   1599篇
统计学   161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453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832篇
  2013年   678篇
  2012年   734篇
  2011年   887篇
  2010年   746篇
  2009年   701篇
  2008年   889篇
  2007年   444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资讯     
《职业》2008,(35):12-12
<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体上中国目前的就业局势是稳定的,对失业者要保证工资的发放。  相似文献   
22.
涂桢  商登 《九江学院学报》2007,26(6):113-115
我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但与先进工业国家相比,在创新素质上仍有较大的差距。大学生对何为创新与如何创新概念模糊,这与我国的中学应试教育体制与大学的"封闭"有很大关系。高等教育职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培养我国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创新应用英语(汽车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及汽车、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以更好地从事现场翻译、资料编译、职工培训、信息反馈、商贸谈判等工作。  相似文献   
24.
鉴于课程方案在学校教育与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作用,如何构建具有专科层次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固有特征的课程新方案,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淄博师专课程方案的修订,探讨了数学教育课程方案在研究与构建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加强通识教育,拓宽知识面向;(2)强化专业特点,适应就业口径;(3)注重实践教学,加强能力培养;(4)完善课程体系,增加选修课程.  相似文献   
25.
机电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方工科教育要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立足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对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等进行调整、改革和创新,使之更好地适应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6.
以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现代化工制造业,需要有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产品开发,同时更需要大量的在生产一线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学校借助校外企业或实习基地,安排顶岗实习,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培训,是高校与企业真正实现合作教育的桥梁,因此,如何对顶岗实习进行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在对近几年化工类专业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提出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27.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前,世界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为摸清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进一步提高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在工业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衢州市企业调查队近日开展了一次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专项调查.现根据调查结果,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8.
论和谐发展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地,应该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为中心.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就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育学生形成和谐人生观,为和谐发展的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9.
人才回流创业中的六个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外流一直是困扰我国人才培养的大问题。美国在二战后的20年内引进外国高科技人才就超过40万人,其中华裔人才占了三分之一。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据统计,从1978年中国开始对外派遣留学生至1999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共计32万人,已有近11万人学成回国。尤其是自1996年以来,每年平均有13%的留学生学成后回国。最新资料显示,1998年学成归国人数达7379人,几乎是1990年1593人的5倍。回国发展已成为许多中国海外留学生的第一选择。各种留学生创业园为留学生提供了优良  相似文献   
30.
教师教育改革与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教育在教育事业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更加突出的战略意义。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要求高师院校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本文在分析现有“4+X”、“2+2”、“3+1”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化的“2+2”人才培养模式,建议通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培养队伍等多重“2+2”模式,在完善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全方位、大力度的创造性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