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343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192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544篇
理论方法论   92篇
综合类   1657篇
社会学   245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31.
怀疑方法倍受误解 ,其真实意义也经常受到遮蔽 ,这严重影响了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合理性。怀疑方法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它在原则上区别于并超越了怀疑主义。建构合理的怀疑方法需要具备基本的主体条件、理论条件和环境条件 ,而反思、批判和超越则是其主要建构方式。大胆质疑、科学探疑、合理解疑、适时核疑的循环往复 ,构成了合理的怀疑方法的一般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2.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诉求是"全球伦理",它主张人与自然、与群体的和谐统一,倡导人回归自然,获致"家园感";倡导人回归群体,获致与他人共享的和谐生活.某种文化代表人类生活的某种方式,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教育的文化使命就是更新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即教会人过一种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与整个世界创造性和谐共存的生活.这种文化在类型学意义上,以创造性和谐为根本价值取向,在文化结构学意义上,以各种文化相互依存、有机统一为根本特征,在文化建构途径的意义上,要使学生学会处理好与自我、与他人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3.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书中打破了传统以钟表时间为顺序的情节构思。通过对时间的巧妙处理展示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本文从小说的叙述时间、心理时间以及叙述者对时钟时间的情感倾向三个方面展现了福克纳对时间的非凡的驾驭能力和艺术才华。福克纳对时间的处理成为其表现内容、展示主题的主要手段。它使作品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4.
多年来,误译与创造性叛逆概念一直分辨不清。翻译是一种双重交际活动,其包括原语语内交际和译语语内交际。事实上,误译与创造性叛逆现象分别发生在翻译交际过程的两次交际活动中。前者出现在原语语内交际,即第一次交际;而后者出现在译语语内交际,即第二次交际。  相似文献   
135.
纳博科夫认为翻译的唯一目标是语言之间信息的准确转换,并强调译文必须与原文在内容、语言形式、句子结构等方面保持高度一致。纳氏在其英俄、俄英译著中,尤其是《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英译作品中践行了逐字逐句直译的翻译准则。翻译行为的绝对忠实对译者而言是极其不易的,这既是翻译的限制性,也是翻译行为的根本问题。基于纳博科夫英俄文学翻译作品的文本材料,分析其翻译行为在词汇、音韵以及语法等方面的限制性。翻译行为的限制性与创造性这对二元对立因素,本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但纳博科夫认为翻译行为不应带有译者的个人风格,亦不应是译者的创造性行为。纳博科夫肯定翻译限制性以及否定翻译创造性即是贯穿其翻译观的重要观点,纳氏的流亡背景以及"俄罗斯情节"则是其翻译观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6.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五个方面的体会,并经实践证明,效果显著。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实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7.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昉 《中国社会科学》2013,(1):56-71,206
随着以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持续提高为特征的"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以及以人口抚养比不再降低为表现的"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经济逐步进入从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向新古典增长阶段的转变时期。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资本报酬递减现象开始出现,靠大规模的政府主导型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方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从经济增长理论、国际经验和中国现实等角度进行的研究发现,中国亟须通过政策调整,形成国内版的"雁阵"模型和"创造性毁灭"的政策环境,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率,并且从技术进步和体制改善中获得更高效率,以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向全要素生产率支撑型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8.
139.
蔡婉冰 《决策探索》2007,(17):106-107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此,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提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0.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 ,各级人民法院都在强调当事人当庭举证、当庭质证 ,法官当庭认证 ,以此作为克服庭审形式化的一剂良药。但是 ,如果我们忽视与庭审相配套的相应的庭前改革 ,当事人当庭举证、质证 ,法官当庭认证只能是一句空话。本文通过介绍美、德等国审理前准备阶段的证据交换程序 ,分析了我国相应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论证了我国建立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证据交换制度的具体操作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