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邹笑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08-112
利他主义的进化是生物学的经典问题之一,对该问题的解决始终和自然选择发生的层次联系在一起。自达尔文运用群体选择的思想对人和动物的利他行为予以解释之后,群体选择理论经历了生长、衰败、沉寂和新生。其间产生的有影响力的亲缘选择理论、互惠利他理论和自私的基因理论一度被认为成功地规避了群体层次的选择而解释了利他主义的进化。20世纪90年代,受多元主义思潮的影响,对群体选择理论进行再度审视发现,个体与群体并不是二元对立的矛盾,而是从不同的视角对利他主义的进化给予了解释,提出了多层次选择理论。群体选择理论和曾经的替代理论被统一到了新的理论框架之下,成为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的力量。然而,任何理论的成功都必须经过历史的检验,关于利他主义的进化可能还存在更深刻的统一机制,多层次选择理论也必将面临未来生物学发展的进一步审查。 相似文献
42.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倍受关注。社会工作以其助人自助的本质,决定了它可以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社会工作的利他主义福利思想被引入到现代企业的发展理念体系,社会工作帮助企业协调企业与员工及消费者的关系,帮助员工更好地发展,在社区和社会通过公益事业、环境保护等方面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3.
方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6):132-135
“我拥有我自己”是一个关于自我所有权的形象描述。本文通过清理有关西方思想家对于自我所有权的论证,阐述了自我所有权的基本思想,并且借鉴这一观点,结合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集体主义、利他主义价值观,探索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观的基本内涵,为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4.
解琳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6):20-22
乔治.爱略特以其独特的道德关怀被誉为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的发展者。针对当时功利主义思想对人的影响,她在作品中以道德说教的方式,表明了仁爱与宽容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利己主义者和利他主义者两种人物行为与结局的对比,宣扬了自己以“爱”为核心的人本宗教道德观。 相似文献
45.
如果一个国家奉行义务论和利他主义以及专制主义道德,那么,该国所奉行的道德,就其基础或核心来说,便是最恶劣道德:一方面,它对于国民的压抑、限制和损害必定极大,给国民的利益和快乐必定极少;另一方面,它必定背离行为的客观本性而难以被每个人实行。于是,人们遵守这种道德从而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动力、欲望、动机和意志便必定极其弱小,因而他们的品德必定极其恶劣。反之同理。因此,功利主义、己他两利主义、人道主义、自由主义和平等主义之优良道德是形成国民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强大动力、动机、欲望和意志的方法,因而是培养国民品德感情和道德意志两因素的复合方法。 相似文献
46.
经济学上的利他主义是指个体为另一个人的财富或权利牺牲自己财富或权利的行为。深受达尔文主义影响的新古典经济学将"自利的经济人"假设,作为研究对象固有的行为范式。但是,这种范式一旦应用于具有明显公共物品属性的环境资源配置时,其天生的弱点就显露无遗了。本文通过重构产权主体行为范式,论证具有利他倾向的产权主体是突破环境权实现困境的唯一有效途径。利他者的利他行为可以有效破解环境权在界定、保护和转让方面的困境;这种行为范式不仅是存在的,更是可复制的;为了更好的保证利他行为,利他者角色的承担、背叛者的惩戒、合作者的补偿和利他行为的复制是实践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7.
儒家伦理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包含着不少有价值的伦理精神。这些伦理精神大致可概括为集体主义精神、仁爱精神、利他主义精神、诚信精神、贵和精神、崇礼尚谦精神、自律精神。提倡和弘扬儒家这些伦理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8.
反思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价值论基础相同与差异是一种尝试.两种价值论都是建立于理性之上的,据此,以理性为最终根据的行动本身就值得欲求,人们应当把这种行为本身(而不是活动的结果)作为最终目的.然而,两人的伦理学的理论背景是不同的.以理性为根据的行为分别体现于亚里士多德的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和康德的依据善良意志的行为,而两者都意味着在能力范围内尽力符合理性的要求;两者是相互一致的,因为两人有比较相似的德性理论,尽管其中又存在一定差异.理性要求生命的崇高性,作为最高目的的这种崇高性并非仅指个人的崇高性,而是自我与他人共同具有的崇高性,尽管具有崇高性的人的范围对两人而言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9.
。以赋予“母亲”的道德美名为掩饰,张扬其性别的从属性,是历史演义小说书写“母亲”的习见方式。对儿子忘我的付出、甚至“为子赴死”,成为这类小说中“母亲”的程式化姿态。这类小说特有的处于最高权力边缘的“母亲”———太后,以极端的自我伸张对“母亲”利他主义生存的唯一合理性进行了质疑。 相似文献
5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家族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其内部也面临许多冲突.例如,有些家族企业急需职业经理人但又不敢引进,害怕利益被侵占,或者引进职业经理人后双方冲突不断,最终不欢而散.很多学者从文化、契约等角度来探讨这些冲突背后的原因,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本文试图以"家族理性"为理论假设,以家族企业中家族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广义"利他主义"关系为对象,分析家族企业内部信任冲突的机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