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51.
朱浩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构成福利领域行为动机考量的伦理基础。重视利他主义的福利制度设计多强调减少不平等,利己主义则倾向于个人的能力和追求自身福利的最大化。从社会福利的宗教伦理、经济学以及社会政策三个思想来源来看,其中的利己主义思想由于与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协同性而占据社会的主导意识。然而社会福利内在的利他主义和公平正义又成为社会经济体存续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得福利思想中的利他和利己主义的争论持续存在,主要集中表现于:福利是否需要奖惩机制,福利是否需要附加条件,福利采取普惠型和还是补缺型,福利在个体和群体之间分配的前提是基于原子式的还是伙伴关系。这些争议同样反映在我国现阶段社会福利实践中。对于福利制度急切要做的就是重新设计其目标,从制度层面来强化集体主义精神和利他行为的激励,以更好地维持整个社会系统的存续。 相似文献
52.
基于对L镇的实地调查,从家庭作为一个生活共同体的现实出发,本文分析了农村陪读母亲形成的原因。研究发现:母亲陪读是一种家庭理性行为,既受到家庭效用最大化逻辑的支配,又受到家庭利他价值观的驱动。相对于男性家庭成员而言,女性在家庭经济生产中处于比较劣势,但在子女教育中比较优势明显,从而使女性更适合承担陪读责任;相对于女性祖辈而言,母亲在子女教育方面有显著的比较优势。陪读有助于增进陪读家庭总体效用而较少增进陪读母亲个人效用,但内嵌于家庭中的陪读母亲,具有强烈的家庭利他主义倾向,其在价值理性下做出的自愿陪读选择,使陪读母亲成为一种社会事实。基于上述结论,文章反思了性别主义的研究视角以及城乡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53.
利他主义行为发展的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他主义行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阐述了利他主义行为的本质,从理论上对利他主义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分析。目前对利他主义行为产生与发展的理论解释有以下五方面:移情、道德判断准则、自我归因、社会道德敏感性、个性品质。最后探讨了利他主义行为研究的意义及今后研究的方向。本文认为,利他主义行为研究在坚持理论探讨的同时,应面向社会实际,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增加社会中的利他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54.
55.
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明显的不同,也有相通之处。西方社会工作在工作关系的性质、工作者角色、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不足,这些不足可以通过借鉴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经验加以纠正。发展中国式的社会工作,将有助于世界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56.
57.
利他主义的科学诠释与文化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然选择作用下进化出来的人类心智和人类行为不仅与自私心相容,同时也与利他心相容.利他主义是人性的一部分,不需要违背人性去凭空创造,只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去发掘,让其发扬光大,成为维系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因此,当今社会不仅要大力提倡利他主义美德,还要科学诠释利他主义的内涵和有效的传承机制,突破利他主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框架,树立利他主义的新理念,以推动社会规范的调整、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化解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8.
中国福利彩票发展突飞猛进,年销售过千亿元,在庞大的彩民群体中,存在一部分特殊的彩民,由于受教育程度、收入、对彩票认知的不同,导致了购彩成瘾,影响了家庭、工作和正常的社会秩序,这部分特殊彩民我们称为问题彩民。运用哲学的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内容,表浅的分析彩民的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之表现,正确认知和对待彩票,促进福利彩票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59.
Anne-Marie Kline 《公关世界》2014,(9)
正除了营销,绝大多数品牌通常不会试着去挽救生命。营销人员通常会试着出售产品或者服务。不过这首先意味着与人们互动,让大家参与到你的品牌正在做的事情。从参与者的角度来说,我们能从风靡全美的ALS冰桶挑战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60.
正企业是个小社会,可以说,社会上的问题都可以在企业中浓缩,企业与社会一样具有复杂性。管理问题的产生多与人有关,也因此多与人的素质层次、利益分配、价值观等的差异有关,与人有关的权力架构和利益分配等衍生出来的问题往往成为工作中的痼疾,管理运作中,组织成员之间的权力和利益争端大多以隐蔽的形式存在,有时很难去透视它,但都会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权力争斗所折射的问题多姿多彩,一些诸如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的差异、组织成员素质差异以及各种类型权力的差异等都使得公司政治在企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