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居民的人均慈善捐赠有所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通过对一项全国性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居民80%以上都曾经向慈善组织进行过捐赠,其中超过六成的人是自愿捐赠的。回归分析显示,居民的慈善认知、利他主义观念、税收减免、居民对慈善组织的关注等因素会影响到人们对慈善组织的捐赠;利他主义观念、税收减免、对慈善组织的关注、普遍信任程度、捐赠后是否获得收据和信息反馈等会影响到居民的自愿捐赠。  相似文献   
72.
利他主义的行为边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把利他主义行为作为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来探寻其存在的边界条件。通过分析得出,利他主义行为要发生必须满足下列几个条件:首先,利他者掌握受惠者的需求效用信息;其次,在互惠利他中利他行为要有回报的产生;最后,利他主义配置资源的成本必须不高于市场交易的成本。  相似文献   
73.
以2004~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本文研究家族企业CEO更换过程中的利他主义行为。基于CEO更换附近的大清洗行为,本文研究发现家族企业CEO更换过程中存在利他主义,体现为离任CEO在离任前通过多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为继任CEO制造"秘密储备"。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CEO更换体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利他主义,家族成员内部权力交接时,离任CEO的利他主义行为最为明显,其次是职业经理人传家族成员。而家族成员传职业经理人和职业经理人传职业经理人时,主要体现为继任CEO在更换当年的大清洗行为。本文的结论对家族企业CEO更换的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也有助于资本市场投资者理解和认识家族企业CEO更换附近的大清洗行为。  相似文献   
74.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被证明是有效的干预大学生抑郁的方法,但由于治疗的侧重点不同,或由于个体主观经验的影响,团体治疗的效果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在本次定性研究中,我们对28名轻度抑郁大学生进行了10次团体治疗,结果显示,大部分参与者能够建立新的认知模式,起到了积极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75.
《社会工作》2008,(9):57-57
社会工作一般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一,它和人类发展中不断产生的社会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它是以人为本的,基于人类的需要,为人服务;第二,它是利他主义的,以助人自助为基本取向;第三,它是建构性的,随着社会和实践的改变而不断地演变,随着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政府、机构等等之间的互动而改变;第四,它是一种具有极强价值判断的道德文化的实践。社会工作常常要去做一些道德上的判断。  相似文献   
76.
77.
78.
个体主义还是整体主义: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及其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军 《社会科学》2008,(5):69-73
[编者按]社会工作既是一种利他主义的工作方式,也体现了一种助人自助的现代精神与促进社会公正公平的人生信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79.
微博时代的微公益理念社会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Web2.0平台下微博对微公益理念的社会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首先,通过微公益理念发展的研究,提出了适应当前形势的微公益理念:倡导人人参与、自我管理,建立公益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积少成多,以集体的力量践行社会公益理想。然后对微公益理念的多元主体社会化现状进行介绍,再分别运用利他主义理论和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对现状进行分析,以探求微公益理念产生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0.
文章围绕着相互冷淡与利己主义之关系问题,对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所作的"相互冷淡"假设的诸种可能的含义及其变化做了一个系统的梳理.文章力图表明,虽然"相互冷淡"假设确实留存有社会契约论的人性自利说的印痕,但罗尔斯对之的解释,尤其是他将相互冷淡与善的多元性之间等同,不仅在相当程度上拒绝了利己主义的指控,而且最终指示了一种他希望建构的自尊与互尊的伦理学.这一伦理学不仅使得正义与仁慈有可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得以结合,而且构成了对康德目的王国的独特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