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经济人”假设的多维考量: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学的入口处,我们往往面临着许多两难的选择,例如,公平与效率、通货膨胀与就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问题,都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关系。经济人假设是当代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也是市场经济理论的一个基石。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系统阐述经济人思想并用它来进行经济分析后,经济人假设就成为经济学理论的入口或出发点。经济人假定既不是对人性的一种断言,也不是对人的一种伦理期望,而是对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基本界定。这一假定理论不是教条式的“绝对真理”,而是对人的行为原则性抽象的“相对真理”。 相似文献
93.
94.
金文龙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5(3):107-116
当今中国家庭研究范式正经历着个体化视角的转向.根据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的数据,在代际合作理论视野下分析亲代隔代照料时间在不同子女间的分配.研究发现:收入越低、健康程度越差、受教育程度越低的子女更容易得到亲代隔代照料的支持;亲代的养老期待以及子女的经济支持显著提高了亲代隔代照料时间.结论表明,亲代的隔代照料行为遵循了"扶弱"与"互惠"的双重逻辑,这两种逻辑都可以整合在以利他主义为核心的家庭整体效用最大化的解释路径之下.当今中国家庭依然延续着传统的"亲子一体"的结构,家庭依然是分析中国社会的基本单元. 相似文献
95.
虽然西方主流经济学一直以“经济人”(利己人)作为一个基本假说,但人类行为的利他主义问题并未消失在经济文献之中。本文拟在论述利他主义的经济学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他与利己互动的新经济人范式假说,并通过模型的建立,论述了利他主义稀缺的机理以及政府调节对“利他主义稀缺品”生产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需充分发挥政府调节功能,构建出利他与利己互动下的新经济人范式,从而根本摆脱西方经济学中作为“最大化行为”的“自私人”的思维模式,真正走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96.
公共品自愿贡献的经济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共品的自愿贡献是一个普遍可观察的事实,这明显与公共品自私的理性模型的预测相矛盾。对其进行解释涉及到演化博弈论、社会生物学、社会心理学和实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本文对公共品自愿贡献的声誉假说、利他主义假说、公平假说和有条件的合作假说等已有的经济解释进行了梳理和评论。 相似文献
97.
在生态经济学中,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具体表现为自然观与价值观的关系.生态经济伦理观的存在论基础是人的关系性,其道德诉求是中道原则;它在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问题上坚持延伸的利他主义,其基本原则是利他的利己主义.生态经济学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价值关系问题上遵循对立统一原则,其终极目标和根本动力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其基本规范是节制、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98.
中国家族企业内部冲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冲突,如家族成员冲突、传承冲突以及职业化冲突等.本文尝试以"家族理性"为理论假设,以家族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广义"利他主义"关系为分析对象,来探讨家族企业内部冲突机理. 相似文献
99.
公共管理是一种服务性的活动,利他性是公共管理的重要本质特征。由于公共管理管理主体存在形态及个体差异,利他的动机和程度是有所分别的。本文认为,政府行为是纯粹的利他主义;非政府的社会公共组织属于有条件的利他主义;工作于政府及社会组织的公共管理人员的利他行为属于利他主义的特殊形式"制度化的利他主义"。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