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63篇
  免费   983篇
  国内免费   203篇
管理学   7970篇
劳动科学   1342篇
民族学   601篇
人才学   1260篇
人口学   480篇
丛书文集   11925篇
理论方法论   2818篇
综合类   18451篇
社会学   2492篇
统计学   1710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499篇
  2022年   464篇
  2021年   766篇
  2020年   709篇
  2019年   625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545篇
  2016年   738篇
  2015年   1342篇
  2014年   3250篇
  2013年   2620篇
  2012年   2913篇
  2011年   3379篇
  2010年   3199篇
  2009年   3377篇
  2008年   3885篇
  2007年   3012篇
  2006年   2617篇
  2005年   2831篇
  2004年   2990篇
  2003年   2689篇
  2002年   1949篇
  2001年   1585篇
  2000年   1207篇
  1999年   498篇
  1998年   293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3 毫秒
971.
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着国家建设的“双重难题”,即面临着如何实现规模治理与推进发展相互交织的难题。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构建以领导权为核心的国家权力结构、分工合作的制度体系和高效的国家权力运行机制支撑、保障、发挥国家自主性,使其成为破解中国现代化道路“双重难题”的关键因素。国家自主性是国家主权内在本质的表现方式,它体现为对外的自主性与对内的自主性两个方面。在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的国家自主性表现为,通过运用领导体制长期稳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自主制定与实施国家发展规划,稳步推进体制改革和创新,有目标、有规划、有步骤、有措施、有成效地持续推进现代化发展。经过70年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性实践,中国自主推进现代化变革,逐步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双重难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72.
制度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其他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需要不断回应的一项重大课题。为此,需要人们从历史的视角、现实的视角、比较的视角,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所在。要从效率与公平的对接、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现实性目标与历史性目标的结合中全面把握治理效能的内在要义。通过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双向互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的内在结合,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973.
974.
975.
976.
97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基的确立,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行不通、新民主主义制度形态的逻辑演进,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充分的政治缘由和历史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党和人民在相继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胜利的基础上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上的集中体现,充分展示了这一制度的特色与优势.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制度之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78.
本文以谷苞先生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的卓尼藏区调查为中心,重点分析了谷苞先生对边疆经济问题的研究。谷苞先生的经济人类学思想从云南魁阁时期开始逐步形成,他对呈贡化城乡的公共组织的分析为他后来在卓尼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学理基础。在卓尼研究当中,谷苞先生采用了和其他魁阁成员完全不同的理论进路,更加集中于经济制度与地方政体及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对谷苞先生藏区研究学术史的回顾,本文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在近代经历了一个内部多元政体的复杂互动过程,土地的政治和经济双重面相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9.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