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89篇 |
免费 | 100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03篇 |
劳动科学 | 74篇 |
民族学 | 122篇 |
人才学 | 136篇 |
人口学 | 18篇 |
丛书文集 | 1216篇 |
理论方法论 | 240篇 |
综合类 | 2600篇 |
社会学 | 400篇 |
统计学 | 1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83篇 |
2022年 | 112篇 |
2021年 | 118篇 |
2020年 | 113篇 |
2019年 | 102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97篇 |
2016年 | 114篇 |
2015年 | 197篇 |
2014年 | 337篇 |
2013年 | 275篇 |
2012年 | 343篇 |
2011年 | 384篇 |
2010年 | 345篇 |
2009年 | 310篇 |
2008年 | 404篇 |
2007年 | 332篇 |
2006年 | 272篇 |
2005年 | 266篇 |
2004年 | 256篇 |
2003年 | 244篇 |
2002年 | 207篇 |
2001年 | 176篇 |
2000年 | 158篇 |
1999年 | 89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奕訢是近代中国具有卓识远见的政治家,他主张建立一个“和众丰财”、“国足民有”、信守条约,和西方列强和平相处的社会。认为“礼可治国”,“道可治欲”,从人君到普通官吏,只要加强修养,就可以防止官场腐败。为了学赶西方,他力倡“师夷长技”,领导和主持了近30年的洋务新政,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但由于受列强侵略、慈禧太后的排斥打击,以及“夷夏观”和近代民族主义等诸多因素的干扰,他的政治理想最终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52.
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以“中央统筹、地方协作、基层落实”为核心要义的东西部协作项目制在中国政府治理过程中具有较为深厚的制度渊源。相较于普通项目制,东西部协作项目制具有明显的“央地联动”“东西协商”“基层协同”特点,由此呈现出“统筹式发包”“协商式打包”与“协同式抓包”的运作逻辑。但在实施过程中,会产生项目资源分配不够均衡、目标定位不够精准、利益联结不够完善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困境,让项目有序运转中的公平与效率、项目持续发展中的输血与造血、项目梯度转移中的数量与质量难以兼顾。因此,如何让依附、嵌入但又超越科层体系的东西部协作项目制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发展,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中有所作为,值得进一步探讨与反思。 相似文献
53.
胡宝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10-117
御史是中国古代社会监察制度的主体,也是中央集权兴衰的一个缩影。一个绕有兴趣的现象是,唐代御史在官僚制与社会舆论中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象。在官僚制中,御史始终处于“清官”和清望官”序列,而且后期御史大夫与中丞的官阶较之前期还有所提高。但是从社会舆论的角度来看,前期称之为“法官”的御史,后期则被称为“法吏”;前期“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而后期出使在外的御史却常常受到来自各方的漫骂乃至殴打。文献中关于御史的这两种不同的记载并无抵牾之处。一方面反映出唐代中央力图从官僚制上提高御史的地位,强化中央集权的统治;另一方面又无力改变中晚唐时期出现的“轻法学,贱法吏”现状。在这种政治气候的影响下,唐后期的御史构成、秉公执法观念以及社会地位等各方面都呈现出明显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4.
《监督法》的实施使我国监督法治生态发生了积极变化,但并没有完全实现其立法期待.因此,需要从立法的角度思考《监督法》的完善.一是增设“法律责任”的专门规定,对监督对象与监督主体法律责任的适用条件及其责任形式作出“直接且明确”的规定.二是完善监督公开的制度设计,实现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以主动公开为原则以申请公开为例外、以实时公开为原则以事后公开为例外、以实质公开为原则以形式公开为例外的基本要求.三是创设观审制等新的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55.
56.
57.
58.
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政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调解制度的分析通常是法律文化分析的路径,本文突出政治的视角对传统中国的调解制度进行解析。调解制度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与中国采用“世袭官僚”制的政治体制、中国乡村社会皇权与绅权互动的“双轨政治”、“重刑轻民”的司法制度以及法官具有“从中间人、调解人、仲裁人到法官”的一个连续体中的多重角色和宽泛的职权范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9.
司法鉴定的对抗性不可能超越司法制度的设计与合理限度去实现,但"对抗性元素"点滴渗透在司法鉴定活动中.有关司法鉴定的立法设计体现出司法鉴定中"对抗性元素"的实然性价值,而司法鉴定的实际操作则彰显了司法鉴定中"对抗性元素"的实然性价值,从而为完善司法鉴定的理论体系、构建对抗制诉讼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壮族传统都老制的村民民主自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壮族农村地区曾普遍存在着一种社区自治制度--都老制.都老制以民主选举、民主立"法"、民主议事以及民主监督等为自治的核心内容,充分地体现其民主本质,是一种具有民主特征的乡村社区自治制度.民主不是舶来品,在壮族传统都老制的村民自治,"原生态"的民主,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壮族乡村的土壤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