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71篇
社会学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电视剧《士兵突击》的走红成为本年度的一大文化现象,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一文化热点的表现其一自然是电视剧本身的热播,另一方面则在于媒体尤其是网络这个平台上的热议,甚至形成了一个被称作“突迷”的群体。“突迷”可以说是跨越年龄界限,老中青三代都有,这一受众的普遍性可以说明影视作品中包含有一个广泛的接受基础,那就是一些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62.
隐形的翅膀     
九日 《快乐青春》2010,(6):47-50
电影《隐形的翅膀》开拍之前,导演冯振志到全国各地寻找一个女演员。按照剧本要求,这个女演员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没有双臂;2.能用脚自理;3.能骑自行车,年龄在十六七岁。  相似文献   
63.
吴梅早年在个人的独立创作之外,还曾改编、修订了一些他人的剧作。如不理清吴梅在其中所作的工作,容易将其著作权弄混,影响到研究的准确性,因此需要进行一番认真的梳理和辨析。通过对吴梅改编、修订之作的考察,可以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其早年创作、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64.
台词,而不是动作,才是戏剧的根基。这既由二者在剧场系统与剧本系统中概念内涵上的差别以及二者不同的性质、功能特性所证明,又被发展着的戏剧史所证实。“重动作论者”之所以坚持“动作是戏剧的根基”,正是由于在这些地方陷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波顿和马伏里奥两个喜剧丑角全方位的比较,探究莎氏如何精心塑造喜剧丑角,使其成为剧中举足轻重的关键角色。透过滑稽荒诞的情节,这两个丑角不但讽刺和反衬了剧中主角,营造了炽热的喜剧气氛,而且渲染了剧本的精神意趣,深化了主题思想的表达。  相似文献   
66.
加入读书会,遇到心仪男 2014年3月22日,是我和古晓阳分手正好满3个月的日子.那晚,在王府井的一家酒吧内,我进行了3个月之内的第三场相亲.还是那些老套的剧本,索然无味的问答,我还是那个表演机械的女主角.看到这次满嘴黄牙的男主角,不到5分钟,我便找个理由离开了. 站在人潮涌动的大街,我又想起了古晓阳.一年前,我认识了古晓阳,他是某中学的语文教师,有才华又长相帅气.  相似文献   
67.
该文主要探讨中国古代剧本的生成与分化问题,指出:作为服务于戏剧扮演角色的一种记录,剧本是人类角色装扮需要与记录能力相结合的产物。在表演复杂化、审美倾向分化和记录方式多元化等因素合力作用下,剧本发生了口述本与书面本,提纲本与全本,场上本与案头本,关目本、穿关本、曲谱本与动作本,全本与折子本,文人剧本与艺人剧本等多元、多层次的分化。剧本生成与分化研究是古代戏剧形态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纠正“剧本就是戏剧文学”、“剧本,一剧之本”等偏颇观点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8.
本通过剖析超自然因素在莎士比亚剧本《麦克白》中的几次出现,及其与剧情演进,主人公性格发展的相互关联,旨在以功用诗学和心理分析的相关理论来分析超自然因素在该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本文对传奇剧本在生长期、勃兴期、发展期及余势期的体制进行分类统计,从而清理出传奇剧本长篇体制演变的基本规律。传奇剧本长篇体制的演变与舞台演出的需要密切相关,舞台演出使长篇体制趋向简化;长篇体制趋向简化的另一原因是:文人传奇创作以曲为史,以文为曲,传奇创作要适应文人叙事抒情的需要  相似文献   
70.
秦弓 《南都学坛》2011,31(4):66-70
张道藩由于政治身份的缘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素以负面角色登场。实际上,他也是一个留下四部创作剧本、并有翻译剧本的剧作家。四幕剧《自救》发表之后很快被搬上舞台,并引起热烈讨论,有对其反封建价值及其隐喻的民族自立意义的肯定,也有对其疏离民族危机、远离大众生活的批评。今天,回到20世纪30年代前期的历史背景来看,《自救》确有清浅的一面,但也不能否认其正面价值。关于张道藩《自救》剧本的评价,关系到如何准确把握现代文学复杂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