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98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合同无效的责任应是返还财产、赔偿损害等,在第三人以债务人名义代为清偿且债权人无异议的、因合同无效而获取合同履行利益的当事人应当将所得利益退还给合同相对人;在第三人以自己的名义代为清偿债务人的债务且不以代位行使债权人权利的、因合同无效而获取合同履行利益的当事人应当将所得利益退还给第三人。  相似文献   
52.
基于在鄂、皖、桂、浙、鲁、冀、黔7个省(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调查,从供需均衡视角出发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供给与需求的契合度问题。研究发现,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3个方面存在供需失衡,即:个人缴费负担偏重,筹资责任分担不尽合理;一次性缴费的规定与失地农民的较长缴费年限期望存在较大出入;待遇水平偏低,不能满足失地农民多层次的需求。为促进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供需均衡,建议拓宽筹资渠道,明确各方筹资责任;充分照顾失地农民的多层次需求,改进筹资模式,提高待遇水平;提高失地农民收入,增强其缴费能力;引导失地农民形成合理的养老观,提升其制度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53.
行政法学分论是介于行政法学总论与具体行政领域之间的"中度抽象水准"。秩序行政法研究应探讨秩序行政的边界与职权,分析秩序行政中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的适用,防止对人身自由、居住自由等权利予以不当限制。经济行政法研究应探讨经济行政的宪法基础,重点对经济监督与规制、经济诱导、行政助成等行为形式进行类型化研究。给付行政法研究需重点探讨给付行政的宪法基础,分析法律保留原则、补充性原则、平等原则的适用。风险行政法研究应关注风险概念的界定、预防原则与国家的风险保护义务、风险立法原理、风险行政活动方式革新及风险责任。行政法学分论研究应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关注分论的制度改革,关注相对人基本权利保障,并探求行政法学总论与分论的相互学习互动。  相似文献   
54.
对于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导致的工伤保险待遇差额给付问题,应当基于工伤保险的社会保险模式,明确公法规范在私法上的效力,承认社会权损害的公法救济与私法救济的兼容性、工伤保险的保险责任和用人单位侵权之债的包容性。依效率和公平原则界定工伤保险基金给付义务、依过错责任及激励原则确定用人单位给付义务并调适两者之间的给付边界,从而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伤保险待遇差额给付规则。  相似文献   
55.
人权保障是给付行政应当贯彻的基本法理念和法原则。在此之下,平等权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公开公平原则、补充性原则等法原则可以视为是人权保障原理的延伸,因而成为在给付行政之中实现人权保障的技术和手段。  相似文献   
56.
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合同义务得以扩张,并由此形成了以给付义务为核心的义务群。本部分正是从合同法上义务群的宏观角度出发,从产生时间、存在基础、履行抗辩权、救济方式等方面对后合同义务与其他义务形态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以求准确把握后合同义务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57.
继续履行请求权并非首要适用的违约救济方式。基于执行依据的明确性,继续履行合同判决应限制适用于被告履行在前的对待给付之诉,判决基准时前的合同双方履行行为经过司法裁判权的审查,都被判决既判力所覆盖。摒除以往败诉被告作为被执行人的片面认识,用辩证思维对待继续履行合同判决既判力范围,合同双方履行行为都具有强制执行力,任何一方违反约定的,都可作为被执行人。  相似文献   
58.
给付行政作为政府运用公权力保障公民基本生存问题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它不仅能够保障公民享有基本的生存权,而且能够调控经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在研究我国给付行政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建议,以期对我国给付行政制度的完善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9.
民生立法应基于正确的给付行政程序观念,这要求我们对给付行政程序概念进行澄清.“给付行政程序”不等于“非控权行政程序”、不等于“授益行政程序”、也不等于“给付行政行为程序”.目前国内法律界对给付行政程序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2008年颁布的《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明显缺失给付行政程序观念,2011年颁布的《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虽有所校正,但仍未厘清是否统一适用于给付行政领域的问题.《社会救助法》(草案)则在诸多方面存在给付行政程序的偏差.  相似文献   
60.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娜  王晓军 《兰州学刊》2007,(12):60-61
企业年金根据基金积累与养老金给付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给付确定型模式和缴费确定型模式.文章在国际企业年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环境,分析了两种模式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并给出了我国发展企业年金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