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9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5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90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1.
海南的加工贸易存在着起步晚、工业基础薄弱和交通不便等制约因素;要振兴海南加工贸易业,应解决如下问题:1.优化加工贸易结构;2.加强招商引资,扩大企业规模;3.发挥洋浦开发区和海口保税区的优势;4.加强政府的政策扶持和高效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12.
雷日辉、唐鑫(以下简称雷、唐):张教授,您好!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对外贸易在总量上迅速扩张的同时,结构上也出现相应变化.然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一种"悖论",即贸易结构的升级与其比较优势的演进似乎不相关,并且贸易结构的高度化并没有带来贸易条件的改善.您认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还要不要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在新的贸易格局下中国应如何进一步实现贸易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13.
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提高了30%。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利有弊。但是,对于以加工贸易为主要对外贸易形式的经济体来说则弊大于利。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在国家层面上,加强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制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长期规划; 在全国"一盘棋"的基础上实施差别化管理; 加强加工贸易政策调整; 加大财税政策改革; 加快双向转移升级。在省区层面上,勇于先行先试,保持领先优势,围绕加工贸易产业结构调整消化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实现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 开展具有"自由贸易区"功能特征的特殊区域试点; 加大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的扶持力度; 加大对加工贸易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在企业层面上,主动作为、加快转型,企业应当转变经营机制,增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力争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调整市场经营策略,采用灵活的价格、结算策略,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 选择金融衍生产品规避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的风险; 对实力雄厚的加工贸易企业要敢于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收购。  相似文献   
114.
阐述加工贸易的广义和狭义含义,从五个方面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其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初步探讨如何根据当前条件准确把握中国加工贸易未来投资转型的方向,主要涉及加工领域、加工程度、宏观管理理念以及主体转换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5.
李玉梅 《统计与决策》2016,(21):103-105
文章基于加工贸易视角,以我国1997-2014年的进出口价格指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FDI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发现:1997年以来,虽然我国外资企业进出口加工贸易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其价格贸易条件一直趋向恶化,FDI结构失衡是其重要原因.因此,改善FDI结构,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的附加值是改善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6.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持续低迷,加工贸易增速放缓.劳动力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和资源价格上涨使中国加工贸易面临比较优势减弱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加工贸易未来会转向何方?除了转变发展模式,空间上的重新布局也是需要考虑的转变因素.通过分析中国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及其逐渐减弱的原因,结果表明:未来加工贸易在世界的区域分布将会转向劳动力、土地等成本相对低廉的中国中西部地区,成本更为低廉的东南亚及南亚国家和回流到劳动生产率高的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17.
我国的收入差距一方面是经济增长所造成的,但经济开放过程中的一些因素也对其扩大起了作用:半制成品的进口可以增加国内劳动者的就业机会,而国外优质廉价商品的进口又可以打破国内的某些行业垄断,原本可以缩小收入差距;但我国以往进口结构不合理,对能源以及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过高。出口会扩大收入差距,因为我国的加工贸易出口商品基本上嵌入的是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出口量越大,价格就越低,所以劳动者的收入就越下降。外商投资具有明显的地理和行业选择性,会扩大我国地区间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因此,对于收入差距的治理,一方面仍要保持“新常态”下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但同时要走新型的开放道路:一是改善进口结构。二是通过供给侧改革,开拓国内消费市场。三是适度减低对外国资本的依赖,以应对诸如英国脱欧、美国宣布退出TPP等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相似文献   
118.
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核心载体,在引导和促进加工贸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利用2004-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加工贸易发展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但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加工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相互效应的地区性差异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不同贸易方式加工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相互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9.
外向型加工企业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主要以出口加工方式为主的经营业态,其产品或服务的客户主要以国外客户为主,同时也兼营一部分国内业务。外向型加工企业在国际采购中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一方面积极发展合格的国内供应商。另一方面,在国内供应商尚未成熟时,对于同样的国外客户订单,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与之具有同样对外加工资质的企业进行深加工结转的贸易方式。  相似文献   
120.
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目标定位及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化,产品内分工取代产品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在影响产品内分工的诸因素中,比较优势是最主要的因素。本文从加工贸易发展的成因入手,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将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定位于劳动与资源密集,技术密集两个方面,并就西部地区如何发展加工贸易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