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08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21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555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徐焕茹 《江汉论坛》2002,6(12):85-88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动产担保制度在法律渊源、法律理念、法律原则以及立法模式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但近现代以来呈现出趋同化的态势。对两大法系动产担保制度异同的宏观比较,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动产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92.
中小企业融资难 ,其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此 ,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主观角度应加强企业管理提高自身融资能力 ,从客观角度应使政府和各金融机构重新进行市场定位 ,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 ,都来关注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3.
周功满 《兰州学刊》2005,(2):189-191,289
物权变动的"公示公信原则"从表述及内容的涵盖上有缺陷,因此以"物权变动的形式主义原则"概括物权变动的基本原则理论.在承认物权行为理论的前提下,笔者主张物权行为独立性理论是物权变动的形式主义原则的存在基础.物权变动形式主义原则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不动产的登记和动产的占有上.结合对外国法的比较分析,本文着重论述了不动产和动产物权变动制度在中国的立法采用.  相似文献   
94.
实践中,一些金融机构为了消灭逾期贷款,采取了借新还旧的方式。在新贷还旧贷的情况下,引发了借新还旧合同的效力问题以及保证人、抵押人的担保责任等问题。文章对这些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5.
住房抵押贷款是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内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四种定价模式,即静态现金流量报酬率法、静态利差法、总回报率情景分析法与期权调整利差法。四种定价方法各有利弊,因此,在对住房抵押贷款进行证券化定价时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定价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6.
鲁涛 《云梦学刊》2012,33(1):148-148
《农村抵押与农村金融立法问题》于2011年12月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为左平良,该书共分七章。第一章至第六章集中探讨农地抵押立法问题,第七章是探讨与农地抵押和农村金融立法有关的几个问题。每一章分别由一至三篇相对独立的论文组成。该书涉及“农地”、“农地权利”、“农地抵押”、  相似文献   
97.
刘宇虹 《山西统计》2000,(12):27-28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 ,消费信贷离中国的老百姓越来越近了 ,不过真正涉入的消费者并不多。本文分析了其原因 ,其中年龄、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都是影响消费者对消费信贷了解和接受的主要因素。因此 ,只有转变消费观念 ,进行消费配套体制改革 ,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增加消费信贷新品种 ,才能使中国的消费信贷业步入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8.
王澈  王荣贵 《现代妇女》2014,(12):55-5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但其依然面临严重的法律困境,从而阻碍了权益本身效益的发挥。本文将全面梳理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法律困境.并找寻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9.
《民法典》第406条第2款中“可能损害抵押权”的抽象表述致使其认定标准不明,存在授权式法律漏洞。既往之司法裁判对其认定主要存在三种标准:转让行为本身有损抵押权、转让行为违反禁止让与特约、转让抵押财产未通知抵押权人。但在解释论层面均存在无法消弭的解释障碍。合理之认定方式在于,构造出抵押权的行使与抵押权受偿范围的基本框架,对可能损害抵押权这一要件进行要素化解构,提取抵押权实现成本与担保权益范围的比例性、抵押权追及力的限度、抵押权的受偿范围等弹性化的评价要素。抵押权损害风险的认定应自两个层次展开:一是抵押权的行使障碍,表现为抵押权追及力消灭与抵押权追及力受阻;二是抵押权的受偿范围减损,表现为抵押财产价值严重减损以及抵押财产以无偿或不合理低价的方式转让。  相似文献   
100.
从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历史考究入手,分析了大陆法系关于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状况,研究了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