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正】结婚5年后,生活逐渐变得平淡。有时候想,就这样平淡地走过一生吧。直到有一天,遇到了他,平静的心再起波澜。知道他的名字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早在结婚前,我就在报纸和杂志上熟悉了他的名字。他的散文纯净优美,我喜欢在夜深时细细品读他的文字,常常不自觉地沉醉其中。对他,除了敬佩,还有无限的羡慕。有时候会设想,如果有一天我们能...  相似文献   
12.
隐逸文化中冷漠的膨胀张立伟鲁迅怒斥:“泰山崩,黄河溢,隐士目无见,耳无闻。”我称之为冷漠,指由心理上的不动心、无所谓,引发、导致行动上的不介入、不参与。冷漠在隐逸文化中的大规模膨胀,是在汉晋之际。本文略述其原因。一、从处士横议到好好先生东汉以来,党铜...  相似文献   
13.
机能心理学是一个含义不确定的概念,包括意动心理学和适应心理学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观念形态,其中每一观念形态又表现为若干不同的理论体系。它们起源于完全不同的学术传统和思想背景,并在理论上分别代表着西方心理学机能观历史发展的两个逻辑阶段。  相似文献   
14.
希腊化时期,哲学家们关注个人的德性、幸福和解脱,致力于探讨怎样才能摆脱现实世界的纷扰和不幸,实现精神的安宁.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认为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就是"内心的宁静",不动心.斯多葛的德性主义认为肉体快乐是不足道的,要紧的是精神安宁,做到顺其自然,超然物外.怀疑主义认为,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不作任何判断才能使灵魂安宁.由不动心而达到的精神宁静,是希腊化时期彼此对立的各个哲学流派所共同追求的,反映了一个混乱疲惫的时代里的困扰和忧虑,它为以后基督教的大行其道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到揭示致良知宗旨之前,是其思想上的中年时期。“不动心”与“不动气”作为主体精神稳定和内在力量成熟的体现,在阳明这一时期的生存境域中出现频繁,二者共同构成其静定工夫论言说的重要脉络。在应对军事与政治的双重危机中,心气不动之所可能,与阳明自信本心以及义理担当密切相关。气的顺适与心的静定,乃为同一事件,皆指向主体对生生不息的本体之探索与契会。阳明教揭良知之后,二者皆被纳入致良知工夫中去。从不动心(气)到致良知,阳明的学养造境从中日显邃密精微,圆熟自然。中年时期的王阳明最终得以突破自我生命的限制,在生活世界与思想世界中实现了双重开拓与转进。  相似文献   
16.
历来研究儒、道伦理的学者都不甚关注"忍",也更少从"忍"的视角来讨论儒、道伦理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共通性."忍"不只是一般所认为的否定性克制,而是内心肯定下的否定性调控.从实践过程看,"忍"就是自我不断成长以致能控制局面的过程.其过程可以分成区隔、胜出和自如三个阶段.在伦理实践中,"忍"的过程就是实践主体的道德信念从确立...  相似文献   
17.
《孟子》"知言养气章"在东亚儒学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千百年以来,对于此章的注解争议最大。我们在读《孟子》的时候,必须面对和重新理解、诠释"知言养气章"。在中国哲学史或心学史上,孟子的不动心之道与告子的不动心之道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工夫论的道路和方向,显示出他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异趣,具有不同的重要意义。但是,孟子的不动心之道不仅不同于告子的不动心之道,并且超越了告子的不动心之道;孟子为自己的不动心之道,从理论上、价值伦理上和工夫践形的实践上奠定了一个儒家的心性学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