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75篇
  免费   649篇
  国内免费   202篇
管理学   6381篇
劳动科学   408篇
民族学   327篇
人才学   1462篇
人口学   253篇
丛书文集   3807篇
理论方法论   923篇
综合类   12736篇
社会学   3194篇
统计学   1635篇
  2024年   250篇
  2023年   801篇
  2022年   540篇
  2021年   661篇
  2020年   542篇
  2019年   603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512篇
  2016年   713篇
  2015年   1068篇
  2014年   2134篇
  2013年   1793篇
  2012年   2013篇
  2011年   2377篇
  2010年   2023篇
  2009年   2288篇
  2008年   2292篇
  2007年   1574篇
  2006年   1473篇
  2005年   1402篇
  2004年   1109篇
  2003年   1112篇
  2002年   872篇
  2001年   837篇
  2000年   666篇
  1999年   353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61.
在气候变化与知识产权的问题上,厄瓜多尔等发展中国家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的TRIPS理事会议中阐述了修订TRIPS协议的意见以求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无害环境技术及其产品,但美国等发达国家坚决拒绝修正TRIPS协议,认为非知识产权因素是妨碍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双方产生分歧的原因不仅在于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诉求,也在于TRIPS协议和无害环境技术自身因素。考虑到人权保护的需要和当前处于知识积累阶段的现状,应当以技术转让重于技术创新的方式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修订TRIPS协议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取无害环境技术及其产品。  相似文献   
962.
当前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阶段,能否借助于技术进步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尤为关键。然而,理论前沿普遍关注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而忽视技术进步正非对称影响要素生产率改变要素结构和全要素生产率。现以中等收入阶段工业行业为依托,估计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方向及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正朝不断偏向于资本方向发展,中等收入阶段技术进步偏向性不断强化,资本密集型要素配置结构与技术进步方向相适配共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其中要素配置结构、技术模仿和行政管制会通过技术进步方向作用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为此,一国在引进新技术或进行技术创新时应重视技术与要素结构的匹配性,并为其提供相匹配的要素条件保证技术引进发挥效率。  相似文献   
963.
在碳排放约束下,利用动态古诺模型,分析厂商如何优化产量、交易碳排放权的规模、净化节约额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问题,得到相应的均衡量和各阶段最优量,并给出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减排策略以及政府的行为和碳排放权价格对企业减排策略的影响,阐述在竞争市场中减排和碳排放权交易的运行机制。研究发现: 双寡头竞争市场中存在均衡状态;在减排率较低时,制造上获得最高利润,而企业追求过高的减排率将会导致过分依赖碳减排市场而获得较低的利润;制造商应该适时低价购入过量碳排放权,而在高价时卖出多余的碳排放权,以充分利用碳排放权市场以增加利润降低成本;制造商的利润会随着政府碳排放权分配系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64.
“波特假说”预言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可以实现双赢。研究认为,人力资本是实现环境友好型技术进步以及环境-经济综合绩效提升的支撑和匹配条件,亦即人力资本是“波特假说”成立的重要条件变量。实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水平对环境-经济综合绩效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且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较为显著;全样本估计中环境规制对环境-经济综合绩效直接影响不显著,而人力资本可以改善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间接作用于环境-经济综合绩效;进一步依据人力资本水平的分组检验,证实“波特假说”在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地区的成立性,人力资本对环境-经济综合绩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均显著,验证了人力资本是“波特假说”成立条件这一分析结论。“新常态”下,应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健全人力资本流动机制,并依据地区人力资本条件科学实施环境规制,才能推动环境-经济综合绩效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965.
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使基因定位和精准修改成为现实,在农业、医疗、环保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随之而来的是风险不确定性问题。这种风险不确定性源于技术上的脱靶效应和应用中的伦理争议,尤其集中于临床应用领域和农业育种领域,并呈现多元利益诉求。通过对欧美有关法律规制比较分析,发现立法模式、监管手段与法律体系等关系着基因编辑技术应用风险治理的实践效果。着眼我国实践情况,现有的法律规定和传统的法学理论尚不足以调控基因编辑技术及其风险,为此应立足基因编辑技术自身特质及其产品治理需求,以产品导向的立法模式指导并制定生物技术专门法,重点完善科学的风险预防制度体系和伦理审查制度体系,健全现有生物技术监管体系并强化程序性权利,从而系统性地回应基因编辑技术应用风险治理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966.
社会网络强弱关系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间社会网络是农业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为了探寻在我国以亲疏差序原则为行为取向的“差序格局”下,社会网络强关系与弱关系如何对农业技术扩散产生影响,以有机大棚蔬菜种植为例,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考察农户个体的农业技术采用决策模式,并收集强弱关系作用的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ABMS方法建立农业技术采用决策模型并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从系统层面考察并比较强弱关系对农业技术扩散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农户社会网络关系数量、提高社会网络关系间的互惠互助水平,都能显著促进农业技术扩散;在这两个方面,强关系的作用远大于弱关系。然而,从触发农户采用意愿进而促进农业技术扩散的角度来看,弱关系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底层机制,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政策制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67.
法律翻译是法律运行机制下的语言转换,面临法律与语言体系的双重制约。对等则是法律翻译的重中之重,这就意味着翻译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意义分歧。法律是一种符号,而构成该符号的法律语言发挥着特定的功能。这个特定功能是指通过探寻法律符号意义的过程,理解法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基于符号学语义三角提出的翻译语义三角可以为法律翻译中的精确对等提供理论基础。然而现实中法律翻译往往受到话语环境和话语使用群体的制约,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在同一法律体系内,可以通过翻译语义三角实现法律翻译精确对等;借助从社会符号学视角出发的语义参考方案、法定意义与社会意义的区分、语言元功能等策略,可以理解法律翻译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68.
纸质学术期刊作为传播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媒介,对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曾创造了属于纸质时代的辉煌。但人类每一次技术变革所带来的传播革命,都对传统媒介带来巨大的挑战。正如电视出现曾对电影产生巨大影响、网络出现曾对电视带来威胁一样,传统纸质学术期刊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其生存现状堪忧。不得不找寻自己当下...  相似文献   
969.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为了推动重庆走马镇民间故事的发展,我们将数字化技术引入走马镇民间故事研究中,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走马镇民间故事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70.
服务业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主要通过直接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和间接提高居民收入、减少分配差距两条途径达成。不同的服务行业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的差异。文章通过GMM估计方法,并以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为对照,对我国31省市2004-2013年的动态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房地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居民消费的增长,服务业内部其他各行业均能对居民消费水平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以金融行业的促进作用最大。因此合理调整资源配置,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对扩大居民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