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74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297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71.
劳动价值论、斯拉法价值论、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德布鲁均衡价值论,凡此三者,都存在重大缺陷,都不适合作为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存在。应当用“纳什均衡”取而代之。纳什均衡也因存在两大缺陷而不甚合用。“自我均衡”是比纳什均衡“更为基本”的范畴,可充当经济学基本分析工具,既方便又严谨地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72.
劳动价值论、斯拉法价值论、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德布鲁均衡价值论,凡此三者,都存在重大缺陷。都不适合作为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存在。应当用“纳什均衡”取而代之。纳什均衡也因存在两大缺陷而不甚合用。“自我均衡”是比纳什均衡“更为基本”的范畴,可充当经济学基本分析工具,既方便又严谨地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73.
劳动价值论与我国当前的几个现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及人们对它的传统理解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些重要现实问题产生了矛盾 ,从而引起理论界对劳动价值的再次讨论。在总结当前讨论的主要焦点的基础上 ,得出劳动的形态应从体力劳动为主转向脑力劳动为主 ;劳动具体分类还应区分重复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观点。对于价值源泉问题 ,作者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 ,概括出四种观点 ,针对劳动价值论与我国现实存在的问题 ,在认真分析了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与私营经济的发展等问题的矛盾 ,升华出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7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真正用意 ,并不是解释经验现象中价格变动的规律性 ,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并没有以劳动价值论来否认资本主义社会“按要素分配”的现实。在马克思看来 ,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者由这一类要素获得收入 ,首先靠的是这一类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一个为人类发展而设置的评价体系 ,它在评价个人对社会的作用上将劳动看作惟一的标准 ,认为个别生产者对社会的真正贡献只能是他所投入的劳动。在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中 ,关于劳动是人类及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非劳动者依赖劳动者而生存的观点是最基本的思想 ,劳动价值论只是他的这一唯物主义历史观在经济理论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5.
科学社会主义取代空想社会主义指导工人运动在20世纪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初级社会主义制度在一批较为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势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就连封建王公贵族和法西斯主义分子也打起社会主义的旗号。从欧洲到亚洲,从非洲到美洲,各色社会主义理论、各种社会主义运动、各样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起来,社会主义真所谓“其兴也勃焉”。然而,到了20世纪末期,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又可谓“其亡也忽焉”,或分崩离析,或改弦更张。于是福山宣称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布热津斯基扬言社会主义大失败,几乎一夜之间世界…  相似文献   
76.
新科技革命条件下,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在产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有人认为,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价值,甚至提出用“知识价值论”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文认为,知识对价值创造有巨大作用,但不能成为价值创造的源泉和主体。知识不能创造价值,劳动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77.
试论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价值论在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不是劳动价值论自身逻辑和体系问题 ,而是劳动价值论所研究的价值理论与价格理论、分配理论有联系也有区别 ,劳动价值论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 ,必须科学界定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 ,从历史唯物主义和经济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和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78.
何国长 《社科纵横》2002,17(6):26-27
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与认识 ,就是要强调科学技术、脑力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作用 ,通过对各生产要素的分析和研究 ,树立社会主义劳动者也是有产者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79.
80.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完全竞争的假定条件下,按照剩余价值最大化的要求,可以建立一个既包括劳动市场又包括产品市场的双市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的秩序是:首先根据劳动价值论分别推导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模型,说明均衡的劳动力价值和均衡的产品价值的决定,然后把两个市场综合起来推导一般均衡模型,说明一般均衡的劳动力价值和一般均衡的产品价值的决定,最后在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一般均衡的变化和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