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1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847篇
劳动科学   821篇
民族学   49篇
人才学   260篇
人口学   421篇
丛书文集   979篇
理论方法论   187篇
综合类   1949篇
社会学   374篇
统计学   59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449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417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81.
我国劳动就业市场已经进入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阶段,其中持续而稳定的新成长劳动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是农村新增劳动力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且呈总体下降趋势.为了推动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需要根据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特性进行相关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282.
包宗顺 《江海学刊》2012,(4):104-110
基于江苏1086个农户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结果显示:一方面,样本地区农户耕地经营的少、碎、散的程度超乎想象;另一方面,农业劳动力高龄化和低文化素质两大特征,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呈现出相同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日显严峻。因此,进行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已迫在眉睫。引导和鼓励已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逐步离土离乡、培育年轻有文化的职业化新型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等,是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83.
本文以青海农牧区作为一个场域来解读劳动力流动及其文本政策的社会变迁过程,并从农牧民劳动力流动中的几个问题即青海农牧区传统经济的窘迫问题、青海农牧区劳动力流动后的就业状态与特点、青海农牧区劳动力流动演进发展中冲动与现实困境的矛盾、青海农牧区劳动力流动文本政策执行差距的现实调查等方面对青海农牧区劳动力流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总体观察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284.
中国农民工工资走势:1979—2010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锋 《中国社会科学》2012,(7):47-67,204
在有关中国农民工工资的文献中,农民工工资长期走势的研究仍付之阙如。在系统收集、梳理有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农民工工资水平及其演变轨迹的定量估测表明:过去30余年,其名义货币工资以年均近10%的速度增长;经用消费者价格指数调整的实际工资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农民工与正式职工工资的比率呈先高后低走势。  相似文献   
285.
市场经济要求人力资本投资者与其权益拥有者之间,不能出现错位分离,而必须是同一主体。尽管公共教育存在着政府机构的投资主体幻觉,似乎政府也可以分割和获取部分劳动力产权或限制人权,但政府支出的人力资本投资费用,最终都还是以税负的形式,全部由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劳动者阶层来支付,政府只是公共教育投资的代理者而非最终的投资买单人。公共教育投资的实质在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团体平等交易,同时也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公共物品交易。政府的首要职能是保护而不是剥夺普通公民的劳动力自主权益,主权在民和藏富于民才是和谐发展的终极旨向。发展的最大障碍只能首先来自于作为基本人权的产权制度缺陷,发展的首要路径则只能是劳动力自主产权制度的有效重构,这一发展选择对于转轨发展国家具有基础性和首要性。  相似文献   
286.
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二元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87.
近年来,中央作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战略决策,明确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部门配合、农民受益”的原则,特别是坚持了市场导向的原则,始终尊重农民意愿,由农民自愿参加培训、自主选岗就业,在培训形式上突出灵活性。概括起来,各地主要是采用了以下几种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288.
曹明贵 《决策探索》2007,(24):63-64
一、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结构 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结构,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从根本上阻碍劳务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如农业)比重过大、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明显的一种状态,是发展经济学对区域经济内部城市与乡村之间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上所呈现的二重性质的称谓.  相似文献   
289.
科学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选取1980—2011年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多变量回归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协整检验的方法实证考察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各因素的作用规律。结果发现,城镇就业空间的大小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因素,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和预期收入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相对最小;同时,城镇失业率越低,制度因素越弱,相应劳动力转移的文化技能素养和物质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相似文献   
290.
随着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发展中国家明显存在三元经济结构。与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流动的条件不同,在三元经济结构中,人力资本起决定作用。在三元经济模型中,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一方面促进了我国城市化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本障碍等原因,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必须采取新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